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南都专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

靠产业来实现脱贫致富最可持续

本期人物

邓秀新 果树学专家。198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国际柑橘学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去年,有着“柑橘院士”之称的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履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在新岗位就任半年多,除了继续科研外,邓秀新所负责的一部分工作还与扶贫有关。为研究所热爱的柑橘,邓秀新自言是“到处流浪的人”,经常全国各地跑。

长期深入偏僻的山区,与果农打成一片,邓秀新对农村的脱贫与发展有着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在他看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贫困地区应实事求是,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产业扶贫项目。

观点

依赖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即靠产业来实现脱贫致富,我认为这是最可持续的方式。

产业脱贫一定要找到适合本地的产业,最好是具有别的地方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特点,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发展的路子。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基础,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地方的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态建设就有资金依靠,乡村建设美化也有保障。

谈产业扶贫

任何资源都是宝贝,重在挖掘独特之处

南都:这些年,你去过很多地方调研。为什么会这么频繁地往农村跑?

邓秀新:一是因为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柑橘,柑橘都生长在山里面。二是过去我们华中农业大学有一些扶贫点,到了工程院要开展扶贫工作,这项工作由我负责。所以我走过很多偏僻的地方。

南都:你认为造成一个地方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邓秀新:有很多种。基于不同的原因,解决途径也不一样。如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那么只能通过易地搬迁,让年老的人搬出山区,鼓励年轻人走出大山,到发达地区找工作。比如我曾到乌蒙山区,那里有的地方一年长一季农作物都很困难。有的地方土地资源缺乏,还有的石漠化严重。这种情况就只能把人口迁移出来。

还有一种是这个地方有特色资源,能养活当地人,但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而造成贫困。为此,政府需要先把路打通,这样孩子上学也方便,农民有好的资源和产品才能卖得出去,当地好的风光也能被人看见。另外一种是因残、因病致贫,这种情况在很多地区都存在,需要政府扶持。

南都:去年两会,你提到贫困地区应科学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在你看来,地方发展产业应该注意什么?

邓秀新:依赖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即靠产业来实现脱贫致富,我认为这是最可持续的方式。前段时间,我到了东北一个地方,那里人均29亩地,但还贫困。这种贫困在于它的农产品没办法卖出去,更不谈上形成品牌。

南都:一些地方可能有特色资源,但在当地人看来并不值钱,如何发掘其中的价值,有没有一些好的案例可以分享?

邓秀新:我们学校到湖北恩施调研发现,有一个地方山洞里流出来的水特别凉,以前当地不知道干什么用,专家发现可以养冷水鱼,现在这个村就靠养鱼发展产业。

还有一个案例是,我们去贵州一个地方,当地的石头做成石板砖,在南方下雨天并不长青苔。因为石头里富含铜离子,这种石头拿来做地砖,效果特别好。后来这个县就把石头做成装修建材卖。此外,如贵州黎平县的梯田很漂亮,千户苗寨很有韵味,这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资源可以用来发展旅游。还有的地方有温泉,可以用温水培育提早上市的茶叶蔬菜,也可以做温泉疗养等。总之,任何资源都是宝贝,关键是看怎么挖掘。

南都:在发掘资源后,如何打造成地方的产业亮点?

邓秀新:一般贫困地区的脱贫主要靠农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客观评价当地农产品在整个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在同期上市的产品能否脱颖而出,不同期的话抢早还是抢晚(上市),它的卖点是什么,然后再去设计销售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说,我这个就是好。

产业脱贫一定要找到适合本地的产业,最好是具有别的地方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特点,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发展的路子。比如,我们湖北秭归发展的晚熟脐橙,吃起来酸甜适口,很多地方就发展不了,为什么?因为三峡库区的水体,冬季冷凉但无冻害,还有这个地方是屈原的故里名气大,别的地方无法模仿。

南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如何看待产业兴旺在这一战略中的意义?

邓秀新:乡村振兴基础的基础是产业兴旺,没有产业兴旺怎么振兴乡村?如果只是靠政府拿钱扶持,能拿多久?所以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基础,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地方的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态建设就有资金依靠,乡村建设美化也有保障。

谈扶贫问题

有乡村扶贫材料重达65公斤

南都:2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赴16省区市实地调研摸底后得出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有委员调研发现,个别地方扶贫材料多到要用拖拉机拖。

邓秀新:去年我到过4个贫困县,有的地方调研较细,从村里走起,看到听到了很多真人真事。有些村子的贫困户档案达48页纸,一整套材料需要6份,那么一个人就要填280多页纸。这个村里有1000多户,一张A 4纸多少克?算出来达65公斤;一个乡的材料重到要用拖拉机拖。

南都:在你调研中还发现什么问题?

邓秀新:一些基层干部希望我能反映形式主义的问题。如果不切实际只讲形式,那么相关工作很难开展。另外,大家反映比较多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贫困户的认定。不能因为村里有人出去打工,多挣了200块钱,就评不上贫困户。

南都:我们了解到,在分组审议上述报告时还有委员提到,调研发现有的地方把月收入800元的列入“边缘贫困户”,这就导致了能不能成为贫困户取决于一只羊,因为一只羊价值一千多元。你如何看待“边缘贫困户”的问题?

邓秀新:政策总有一个边界,就像高考分数线,少了一分你就无法上一本学校。但是我们今天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边界线带来的矛盾。去年我们建议,对边缘性贫困户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有没有可能在政策设计里,加入一定的梯度,细化不同的扶贫措施。另外,扶贫政策红利可否设计为阶段性的。

谈华中农业大学

读书任教36年,这里是我的根

南都:你是华中农业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果树学博士,也在那里当了十余年校长,对你而言华中农业大学意味着什么?

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是我的根。我本科毕业后,1982年2月到了华中农大,在那里读研读博,留校任教,算起来也有36年了,应该说我成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华中农大。虽然现在到北京上班,但我的研究、我的学生还在那里,所以基本上每个月都还会回去。

南都:你曾在华中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提出,要到建校150周年时,将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你理解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什么?

邓秀新:世界一流大学是个相对值,今天的一流再过20年来看,可能不是一流了。我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看你培养学生的质量,其次师资水平很重要,还有高校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是否能进到世界先进水平。再是开放度,是不是积极参与到国际同类事务中,学生来源国际化,研究成果应用的覆盖面是否广泛。最后是校园的文化,让人来到这里会感觉到这里是读书深造的地方。

南都:年初,有关学术不端的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你怎么看?

邓秀新:招收博士、博士后应该有严格的审核制度,但有的学校在把控质量关上可能是马虎了,如有非学术因素干扰,那就很复杂了。就像工厂生产产品,质量是时时刻刻都要紧盯的事情,不是说这个产品做好了,过两天就可以松懈了。这种质量事故或者说质量放水的问题,还需要依靠严格的制度管理来解决。

南都:作为博士生导师,你选博士看重的是什么?

邓秀新:我觉得读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博士是人群中的少数。如果要报我的博士研究生,我通常会让这个同学过来聊一聊。通过对话,这个学生适不适合做基础研究,能不能沉得住气,多少能看出来。

南都:怎么看一个人适不适合读博?

邓秀新:比如问他修了哪些课,对哪些章节印象深,这可以了解到他的知识背景,对事物认识的方法论,观点是否有独到之处。此外,还会询问他的家庭背景是否能负担,有没有交朋友等。

这并不是为了窥探隐私,而是想看他对未来有没有清楚的规划,是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另外就是观察学生的性格,如果爱动坐不住,虽然很有创造力,但不够坚持、没有韧性,那也不适合读博。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蒋小天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