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核心提示: 3月16日下午,“榜样的力量”——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事迹分享会在我校学生综合服务楼报告厅举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夫妇做客本次分享会。

马旭夫妇与同学们分享年轻时的故事【学通社记者 刘航 摄】 (1)

马旭夫妇与同学们分享(供图:学通社记者 刘航)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尹修颀 梁瑜萱 袁文宁)3月16日下午,“榜样的力量”——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事迹分享会在我校学生综合服务楼报告厅举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及其丈夫颜学庸做客本次分享会。

战争岁月铸就家国情怀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马旭夫妇携手上台后,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向在座师生问好。出生于日军占领下沦陷的东北,马旭的童年经历尤为艰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她说:“这段历史现在只有我们这些老人知道了,你们可能不了解,所以我想给你们多讲讲这段历史。同学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热爱祖国。你们以后也要告诉子孙后代,教他们热爱祖国。”

马旭向大家讲起在辽沈战役打黑谷山时的一次“洋相”。一名战士在激烈的战争中负伤,肠子都被炸了出来,来不及顾自己的伤势,只顾叮嘱卫生员马旭:“我口袋里还有一枚手榴弹,你看哪里敌人多,就往哪里扔。”马旭一把朝敌人扔去,自己的腿也炸伤了。“我一下就害怕地哭了起来,我们指导员两眼通红冲过来说‘小马,战场上战士要坚强!’战斗结束后他含着眼泪来向我道歉。我才知道他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他要保证部队只能向前冲,不能向后退呀!”

当动物医学1806班的周士月问及马旭年轻时做过的最幸福的事时,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能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战场上消灭敌人,这是最大的幸福。”

勇攀高峰不坠青云之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马旭老人在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时,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新中国成立后,马旭进入当时新成立的空降兵部队做卫勤保障工作。马旭说:“我也想成为一名空降兵,我想上战场杀敌,我想为保家卫国发挥作用。但是当时空降兵部队一万多人都是男同志,没有女伞兵。”当时他们白天训练,马旭就在晚上有月光的时候在场地偷偷训练,而且在家里挖了一个两米长、一米深的大坑,从旁边叠起的两张桌子上往坑里跳。她为自己定了一天跳五百次的目标,一直坚持训练,困了就睡一觉起来接着练。

“当时我从班长求到师长,师长叫我磨烦了,勉强松口答应我参加考核,但是我必须要做得比其他伞兵更好才能参与训练。我心里乐开花了,上了平台后连跳三次动作都很标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自己争取到了和其他空降兵一起训练的机会,在后来的空降兵选拔中得以转正,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说到这里,老人的面庞泛起了微笑,神情既光荣又欣慰。

追梦路上未改奉献初心

“老了也要追梦。”

科研就是两位老人一生的梦。“我参军很早,文化程度不高,后来念书的时候很吃力,但我搞科研不怕失败,不屈不挠。” 而终身学习,则是他们一生的另一个写照。马旭说,读书可以健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潜力是开发不完的,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秉持着这个信念,她在78岁时,勇敢地报名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老人以此勉励我校学子要抓紧在学校的时间,奋发学习,发扬不怕失败、敢于登攀的科研精神。

“我参军时就想,如果我能在战场上活下来,一定要报答送我参军的故乡,因为参军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马旭和她的爱人颜学庸研发出充气橡胶护踝、供氧背心等用于跳伞的国家发明专利。专利费和部队发的津贴,都被两位老人省吃俭用攒下来了,2018年9月,他们把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给家乡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我们也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精准扶贫’的号召,把捐款用在教育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人的能力有大小,我就这些能力,只能做这些事情。我们想尽办法攒钱,就是想为家乡做点好事。”当同样来自木兰县的高考文科状元、广告学1802班的初佳芙哽咽着地向马旭表示感谢时,她激动地说:“小老乡,你给我们木兰人争光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代更比一代优秀。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进步,敢为人先,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而努力。”

会后,志愿者向马旭夫妇送上本禹志愿服务队队徽种子画,马旭感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看到祖国有你们这样优秀的接班人很开心,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富强,越来越美丽。”

审核人:彭小川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马旭 感动中国
责任编辑:龙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