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陈学伟教授来校交流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基础

核心提示: 12月27号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教授做客我校第47期植物保护高端讲坛,作了题为“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基础解析与育种应用”的学术报告。

报告人照片(供图 张雯敏)
陈学伟正在作报告(供图 张雯敏)

会场全景(供图 张雯敏)
会场全景(供图 张雯敏)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乔 杜卓霖)12月27号上午,应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邀请,四川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陈学伟做客我校第47期植物保护高端讲坛,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基础解析与育种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严建兵教授主持,我校400多名师生参与交流和讨论。

陈学伟以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地谷为研究材料,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并克隆了抗病基因,发现抗病性与编码C2H2类(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的基因Bsr-d1启动子上的一个关键碱基变异存在共分离特性。该碱基变异导致转录因子MYBS1对Bsr-d1的启动子结合能力增强,能够抑制Bsr-d1响应稻瘟病菌诱导的表达,提高水稻的免疫反应和抗病性。通过分析全球26个国家313份水稻资源发现,它们都含有该变异位点,表明该变异位点在育种应用中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选择。他还提到,该自然变异在提高水稻抗病性的同时,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陈学伟指出,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C2H2类型转录因子和MYB类型转录因子如何协同减少H2O2的降解来提高水稻广谱抗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水稻稻瘟病广谱抗病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他粮食作物相关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他提出,这一研究在育种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第一,培育优良抗病亲本和新品种,通过与育种家合作,利用分子标记轮回育种改良获得广谱高抗水稻材料;第二,选育新型广谱持久抗病水稻骨干亲本及新组合,以超级稻重穗亲本为基础,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组配广谱高抗、高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报告最后,陈学伟对自己的科研团队表达了由衷感谢,他表示,该研究成果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报告会后,在场师生就报告内容与陈学伟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与交流,陈学伟一一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并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

审核人:郭亮

责任编辑:李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