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为了我们共同的节日•夏长(2)

——回望双甲子校庆年的人和事

核心提示: 这个夏天,5平方公里的校园,成为了数万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创造的一幅巨大作品。

今年以来,校园建设组完成了11项重点基本建设工程,13项相关环境改造与提升工程。由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张斌教授牵头设计的西校门改造,遵循“重拾记忆、盛典礼仪、营造场所、优化空间、利于民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易稿20余次,深入师生调研10余次,专题汇报研讨5次。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处在暑假50天内完成西校门改造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蔡润利每天一顶草帽、一壶水、一把尺,一丝不苟地钉在现场进行过程监管、质量控制。

让来校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和嘉宾感到意外的是,如此隆重的校庆,校园里没有张灯结彩,没有布置花坛、彩旗和充气拱门,甚至看不到一条横幅和标语,反而清理了近百根广告牌、标识牌、电线杆,整个校园显得宁静自然、开敞整洁。

处暑:爱校捐赠群像暖心

8月下旬,爱校捐赠快速升温,众多师生校友共同绘就了一幅众人拾柴火焰高、寸草春晖汇暖流的画卷。

广大校友积极捐款捐物回馈母校,截止2018年11月20日,新签或拟签捐款协议总额1.2亿元,通过“校友之家”微捐平台接收捐款7549人次,获捐295.81万元。共接收62家单位、团队和个人的实物捐赠64件。

动科动医学院彭大鹏老师从8月29日获悉微捐消息后开始,到10月2日校庆日,坚持每天捐12元,连续微捐33天。他说,这是提醒自己每一天都要对学校心怀感恩,每一天都要力争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彭大鹏是师生校友与母校作为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一个缩影。校庆期间,从90多岁的离退休教工、毕业60余年的老校友,到刚刚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2018届毕业生、刚入学的2018级新同学,再到国外大学的讲座教授、受过华农教授技术指导的普通农民,以不同形式向学校表达心意,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上演,组成了一幅暖心群像。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李春子负责“校友之家”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她说,校庆期间她是华农最幸福的人,因为后台收到了5000多条校友暖心留言,“我所守护的平台捐款金额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参与人数最多的。那收获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校友的凝聚力。”她和同事们为了完善“校友之家”功能,前后共更新版本18次,为4.9万余名校友提供注册服务,实现了80%以上是系统数据匹配自动认证通过。在校庆日期间,为1.5万名校友提供返校签到服务,累计保障了66.7万人次的网络直播和回放访问服务。

校庆日前夕,学通社记者乔瑞婷采写了《爱校捐赠群像暖心》报道。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跃动的微捐数字、一个个校友回馈母校的故事给她带来的是感动、震撼、自豪和鞭策。采访结束的当晚,乔瑞婷一鼓作气写到凌晨五点完成报道,她说,“那会儿一点儿都不觉得困。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再回到这里。这些校友的故事给了我答案,那应该是一种奋斗之后的感恩、骄傲、从容。”

如果说,别样毕业季是在特定时间节点实现了“华农之品”的具化,系列文化场域建设是在广阔校园空间完成了“华农之品”的物化,爱校捐赠则体现了“华农之品”内化为更多师生校友自觉的行动。

这个夏天的画面,让全体华农人更加期待,秋天生日时的欢聚。

相关链接:为了我们共同的节日•春生

(本文作者:学通社记者 曹珮 李昕茹;党委宣传部记者 晓齐;审核人:彭光芒  程华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