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刘耀光院士做客作物科学高端讲坛

核心提示: 10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耀光教授应邀做客我校41期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做了题为“三系杂交稻育性控制的遗传与分子基础”的报告。

主讲人(供图 占舒娅)
刘耀光院士做客作物科学高端讲坛(供图 占舒娅)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硕 李安悦) 10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耀光教授应邀做客我校41期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三系杂交稻育性控制的遗传与分子基础”的报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严建兵教授主持了报告和提问环节。

刘耀光教授首先介绍了水稻育种过程中“三系杂交稻”和“二系杂交稻”原理及差异,就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讲解,他认为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现是三系杂交水稻成功的关键。刘耀光教授课题组通过多年的研究,解析了三系杂交稻育性控制的遗传机制,主要包括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的克隆、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育性恢复的分子机制和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起源及其进化。

刘耀光教授分享了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当时测序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精细定位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当克隆的基因在进行功能验证没有观察到预期表型时,刘耀光教授仍旧没有放弃,指导学生一遍遍的比对基因序列,终于发现了一个方向相反的lncRNA,这一发现让刘耀光教授找到突破点,并最终证明了该lncRNA在调控水稻育性中的功能。

在问答环节,刘耀光教授与现场师生就水稻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审核人:郭亮

责任编辑:景怡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