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资源与环境学院召开暑期本科教育研讨会

核心提示: 8月1日上午,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环楼204会议室召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争创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本科教育研讨会,广大教师积极建言献策。

南湖网讯(通讯员 王雅)根据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巡视整改和综合改革工作要求,8月1日上午,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环楼204会议室召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争创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本科教育研讨会。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刘震、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唐仁华主持。

首先,教务处副处长刘震结合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深刻变革和新的形势,希望学院认真学习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国际化、信息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变”,积极准备专业认证与评估,力争所有专业都完成专业认证,优势专业完成专业三级认证。他强调,要严格课堂纪律要求,“学术研究无禁区,学生课堂有纪律”,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要推进教师AB角制度,加强课程思政,全面落实教授100%为本科生授课,推行小班授课、探究式教学,要大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考核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探索多样化考核。

随后,学院副院长唐铁军做了题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他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教书育人。他总结回顾了四年来学院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并从以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和“华癸创新计划”为重点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认证和新工科为重点加强专业建设、以在线开放课程和小班授课为重点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以虚拟仿真实验等内容方法更新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以新形态教材和实践类教材为重点加强教材建设等五个方面,报告了学院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为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建言献策。石磊教授谈到,要进一步改善校内实习基地条件,为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创造条件。黄丽教授提出了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希望能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由“1.5+2.5”调整为“1+3”,并尽快实行学分制,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丁树文老师谈到,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展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课程。蔡崇法教授谈到,开展小班授课、提升教学质量关键靠教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学院人才引进时必须考虑教学需求,要深化校企联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刘凡教授谈到,土壤地质一批老教师多年来坚持奋战在教学一线,为年青教师树立了榜样;MOOC、SPOC和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提升倒逼教学模式改革的产物,是大势所趋,要发挥教学团队优势,吸纳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黄巧云教授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管理层面等多维度,分析了当前推进改革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要想办法推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前沿的学科知识、积极的课堂讨论和灵活的课程考核中提升专业能力。谭文峰教授谈到,学校提出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实验实习中都应把最前沿的内容带到课堂,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成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和专业吸引力。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唐仁华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要建设一流的本科,高校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要回归初心、不忘本心、潜心育人、切忌浮躁;要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积极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组建以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助教共同组合的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他希望全院教职工加强学习,认真谋划学院本科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审核人:唐铁军

责任编辑:杨晨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