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教师走进潜江体验“双水双绿”

核心提示: 5月12日,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等9个学院的30余名青年教师在曹凑贵教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开展第八期青年教师跨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

2-潜江潜网电子商务集团总裁田忠玲向青年教师介绍虾稻共作沙盘

青年教师在潜网电子商务集团参观虾稻共作沙盘

7-4青年教师与贾平安主任探讨田边种绿植、果蔬等

青年教师与贾平安在田边探讨水稻、果蔬的种植等

8-3潜江农业局毛爱国主任向青年教师介绍机械播种水稻流程

潜江农业局毛爱国主任向青年教师介绍机械播种水稻流程(供图 李青

南湖网讯(通讯员 何艺涛 胡芬芬)5月12日,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等9个学院的30余名青年教师在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农业生态学教学指导小组”成员、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曹凑贵教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开展第八期青年教师跨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潜江潜网电子商务集团、龙湾科研示范基地、莱克集团育苗中心、华山种养基地、后湖科研基地。此次活动以“双水双绿”为主题,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联合主办。

“四水”农业: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引领者

上午九时,青年教师乘车抵达潜江潜网电子商务集团,集团总裁田忠玲首先带领教师们实地参观了物流中心和小龙虾批发市场。她表示:“潜江小龙虾的加工出口连续12年领跑全国,目前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万人,半数以上小龙虾养殖户收入在20万元以上,带动2万余人脱贫。”

在集团产品展示厅里,潜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贾平安主任向青年教师们介绍了由曹凑贵教授牵头提出的“四水”农业模式,即水稻、水产、水生蔬菜和水果。他还展示了由曹凑贵与地方联合研发的优质品种“稻虾米”,他表示:“我们特别希望能有华农园艺系果蔬方面的老师为我们的田埂水果生产提供支持合作。”      

曹凑贵则向教师们补充了水中银行(融资)、水产肥料、小水库和水上粮仓的新“四水”模式。他指出,稻虾共作一方面减少了氮肥的用量,保证了水稻的抗倒伏和大米的口感;另一方面,小龙虾属于杂食性淡水虾,主要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稻虾共作减少了饵料投放,这种模式下的小龙虾肉质特别紧致细腻,口感也极好。食品科技学院付星老师表示,自己一直以来从事对虾壳的利用与开发和酶工程研究,稻虾共作的模式让我看到了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可能。

产学研结合:推动稻虾共作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一行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汪金平老师带领下实地参观了潜江华惠春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校示范基地)、莱克集团育苗中心、华山公司种养基地和校稻虾共作科研试验基地。汪金平介绍,四个基地的稻田共作都采用“回”字形双田埂的田间结构模式,该模式外田埂抬高方便田间蓄水养虾,同时种植葡萄杨梅等水果增加收益,内埂将养殖沟与水稻种植区分隔方便水稻管理,养殖沟种植伊乐藻等水草供小龙虾畅游和取食。这种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为小龙虾提供了秸秆和活动场所,小龙虾粪便排放和取食活动又有利于水稻营养获取和绿色生产。

青年教师实地考察华山万亩稻虾共作的规模化生产场景,参观两万亩基地全程机械化的育秧模式、标准化的池塘,针对虫害的生物物理防治等技术手段。来自工学院的张青松、肖洋轶等老师表示,他们非常愿意同华山公司展开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实现水稻种养全程机械化。

深入沟通:校企合作互惠双赢

下午,贾平安、曹凑贵分别为青年教师带来两场主题报告。针对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概况,贾平安指出,潜江市稻虾共作田已达60万亩的规模,预计产量达到12.7万吨,综合产值300亿。“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21年,潜江虾稻产值达到800亿元,将潜江虾稻产业打造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军产业。”他表示,虾稻共作的发展离不开项目助力、科技支撑、精深加工,希望校企在苗种繁育攻关、推进产业标准化建立、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上开展更多合作。

曹凑贵教授以水稻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双水双绿”模式为题,阐述我国水稻产业转型路径和发展前景。他指出,当今中国水稻产业形势乐观,但消费者日渐趋向于食用更优质的大米,水稻产业转型出路在于调结构、减产能、提品质、增价值和促效益。

公共管理学院焦云清老师表示:“此次参观让我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我打算将今天的所学所获作为我主讲的课程《生态经济学》的下一节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向学生们传递这种生态农业的新理念新模式。”经济管理学院杨志海老师则说到,潜江提出的六个“统一”养殖范式让从事粮食安全与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与效益评价的他产生了浓厚的科研兴趣,粮食安全从生产侧改革到进行品质提升将成为他今后科研的新突破口。

审核人:汪金平 肖湘平

责任编辑: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