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政课小班研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

核心提示: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 4月11日下午,黄运丽老师组织我校17级植物科学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班研讨课。

小班研讨2

小班研讨(供图 邓伦

南湖网讯(通讯员 邓伦)如何让思政课更活、学生参与感更多?一直是思政课教学追求的目标和探索的主题。4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运丽老师把推进“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作为“中班授课”内容的有益补充,组织我校17级植物科学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班研讨课。

在“爱国主义我来谈”的教学主题下,任课教师黄运丽将植物科学专业一个大班分成四个“研讨小班”,让学生在掌握爱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和助教的引导下,对新时代青年学子所关心的爱国主义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演讲、诗歌、手抄报等活泼度高、感染力强的汇报方式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思修教研室主任李厚刚老师表示:“通过‘小班研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实现思政课程学习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和有效循环,还能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学生真心喜欢、学生真有收获。”

“爱国在任何时候都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植科1705班的同学们围绕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的关系展开了讨论,马瑞东同学代表小组作了题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汇报,他们认为:“‘爱国电影的正能量’‘留学人员的归国热’这实质上是体现时代声音的爱国主义。爱国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青年学子的爱国行动要有尺度,有分寸。”

植科1706班的讨论从当前中美贸易战、博鳌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等热门话题展开,探讨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爱国主义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关系。从中体会大国外交风采、中国文化自信、青年中国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时值华农校庆120周年,如何实现爱国与爱校的统一?植科1708班的同学从小处讲起,从自身讲起,谈到了“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谈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华农学子的时代担当,讲出了青年学子的爱校、爱国之情。“中国梦我来造,华农田我来种!” 他们用质朴的语言描述着青年学子对母校的刻骨之爱、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小班研讨结束后的大班集中汇报也是主要环节之一,优秀研讨作品的集中展示成为本次 “小班研讨”课的亮点。

各小组汇报完后,黄运丽在总结时表示,爱国主义是人类最朴素、最高尚的情感。本次小班研讨课,同学们在研讨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升华了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的统一、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爱国主义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爱国与爱校的统一。她勉励同学们道:“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母校华中农业大学120年校庆之际,我们华农学子必将直面新的历史任务,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篇章,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画卷。”

审核人:吴珊

责任编辑: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