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生物技术中心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发言集锦

核心提示: 本网收集整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邓秀新在生物技术中心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翅在主持会议时的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张忠明教授等建设者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11月13日,学校举办纪念生物技术中心建立30周年暨“室院融合”发展论坛。会上,学校领导与生物技术中心建设者代表共同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提出了诸多对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本网收集整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邓秀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翅在主持会议时的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张忠明教授等建设者代表的灼见,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校长邓秀新:传承精神把解析科学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今天,我们一起追忆青春的时候奋斗过的地方、战斗过的事迹。我想对支持建立生物技术中心的已故老一辈科学家表示深切缅怀,向当时的建议者们、下出这步棋的老领导表示崇高敬意,向今天回学校参加活动的当时中心几位元老级老师表示衷心感谢,也对今天还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

通过今天的研讨,大家谈谈过去的事,有几个精神值得传承。

一是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很多人都说当年你们给了专家多少钱没有?实实在在的,当时学校没有给“两邓一张”什么钱,更多的是鼓励。我记得,1996年前后我们三个人分别拿了教育部6万块钱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当时,被认为是“一大笔钱”。有一次,学校住宿条件比较艰苦,请外国专家来学校评审没有办法洗热水澡。开会的时候学校领导找到我们三个人,当场拿着个单子,让我们每个人转了1500块钱捐给学校,买了三台热水器安装在现在的文澜阁接待专家。现在国家发展了,我们学校财力好些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传承。没有条件,要去创造条件;有条件,要去珍惜条件。

二是开放创新包容的建设理念。当时几个学科团队整在一起是不容易的。包括后来国家实验室要把几个团队整在一起,也有说“你把我的好一点的东西都整走了,我这个书记怎么当、院长怎么当”的说法。后来发现,整合是优势。大家都学我们了。原来是一个院、一个系办实验室,我们是全校办实验室,这就是包容共享的精神。从今天来看,这是一种超前的理念。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取向。今天邓子新老师讲的话代表了很多科学家的思考,我们要在国际科学前沿争一席之地。过去我们激励大家加强基础研究,当基础研究达到一定的高度(有的学科已经到了那个层次,有的学科还在爬坡),爬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要思考解析和解决的关系。解析问题,要有原创和新的发现。解析了科学问题,有没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校所有学科任重道远,需要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现在有的年轻老师说,“邓老师,我最近不错,有一篇文章又快出来了”。我问他,你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大气一点,你一生中要解决一两个重要的问题。做纯基础研究的,也要思考多少年以后转化成生产力。比如现在搞的量子研究,很基础,以后可能也要转变为量子通讯。我们是农业大国,更好思考如何把科学研究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结合起来。

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在未来中要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包容共享的精神,解析科学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精神。我们现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如果一个学科在五年中没有聚焦一两个问题在科学上产生重大发现,没有针对生产实际问题提出重大的解决方案,那是不行的。我想未来学科评估可能还会看重文章,但不一定会那么看重点数了。因为大家都到了那个水平了,现在N系列文章的很多学校都可以发了;发CNS的文章,对不少学校已是常态,已经不是不可及的阶段了。未来,还是要看对社会的贡献。今后,两个重点实验室,包括全校其他实验室,都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管未来产生什么技术和手段,但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才会上下联通。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