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网】提升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技能的“华农模式”

核心提示: 而在这方面,华中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推广。自2016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启动实施了“科学智慧成长计划”,由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和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教师科学传播研究班,该研究班的主题为“传播科学,增益智慧”,目的在于提升教师与媒体和公众打交道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接受采访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科普作品创作能力,增强科学传播的综合媒介素养。接受培训的教师都是活跃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科研成果,也有着开展科学传播的需求,而授课教师也是来自于科学传播一线的从业者,包括媒体记者、科学传播研究人员等。

科学家因为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科学家最了解最新的知识、最前沿的科学进展,而且他们最有资格告诉公众,解答国民最为关心的热点科学或相关社会问题,揭露伪科学。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还面临着一些难点和痛点,其中就涉及到部分科学家缺乏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技能,比如怎么将科学话语转化成公众理解的语言,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等。

卞毓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近一段时间以来,卞毓麟先生上海首个科普类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2017科普产业化上海论坛上提出了“元科普”这一概念,并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元科普”指的是一流科学家对他所从事的科研领域的科普,通常是指他们撰写的科普作品,具有“一手材料”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呼吁更多的科学家就本领域的科学开展传播工作,毕竟他们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正如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在其1961年的图书《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提到的那样: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勇敢的创新者是在“我们理解之外的昏暗处”工作的人。所以如果他们不出来开展科学传播,那么“第一发球员”的作用就没有发挥出来,并且也会让科学传播的效果弱化,同时这也是“元科普”的应有之义。

但是另外一方面,呼吁更多的科学家开展“元科普”也不能忽视对科学家科学传播技能的培养,毕竟科学话语不同于科普语言,科学家们习惯了科学共同体的规范、语言、准则等,但是他们并非天然地具备科学传播的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科学家都开展科学传播,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有必要为有志于从事或者已经从事科学传播的科学家提供完善的环境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把自身的科研转化成“元科普”。

因而,对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技能的培训就变得十分必要,通过对相关技能的学习和了解,科学家能够加起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地把科研成果传播给广大公众。

就目前而言,除了要针对科学传播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开展培训外,也需要对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从事科学传播的一系列方法和技能,主动地开展科学传播工作。

而在这方面,华中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推广。自2016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启动实施了“科学智慧成长计划”,由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和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教师科学传播研究班,该研究班的主题为“传播科学,增益智慧”,目的在于提升教师与媒体和公众打交道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接受采访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科普作品创作能力,增强科学传播的综合媒介素养。接受培训的教师都是活跃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科研成果,也有着开展科学传播的需求,而授课教师也是来自于科学传播一线的从业者,包括媒体记者、科学传播研究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形成了学校相关部门搭台,科学家唱戏的“华农模式”。

从实践上来看,之所以会出现“华农模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有关部门意识到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争议性议题的语境下,比如转基因,科学家需要主动发声,从源头上传播及时、准确、客观和理性的声音,相较于“亡羊补牢”而言,让科学家从一开始就早期介入到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的效果会更好。其次,科学家也有科学传播的需求,他们希望把自身的科研成果传播给广大的公众,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技能而抑制了传播的效果。同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而不得不让很多科研成果留在实验室中。第三,广大公众也希望科学家能够走出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成果的发表应该成为传播的起点,而从科研成果到科学传播这“最后一公里”也需要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也是公众了解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

科学家对科学传播的积极参与是“源头活水”,通过科学传播相关的技能培训,科学家能够更自如地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把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传播给广大公众,从而助力“元科普”的生产。而如何让科学家能够更得心应手地进行科学传播,如何把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衔接起来,如何更好地通过各种媒介服务广大公众……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努力,也需要对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技能的培训,就此而言,“华农模式”值得推广,也期待更多的科研机构为科学家科学传播技能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平台。(本文系“网红”科学家科普机制研究部分成果)

  作者: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提升科学家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