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青春专题 > 正文

徐本禹:激情燃烧的青春故事

核心提示: “我愿做一滴水,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再反射给别人!”这是话剧《牵挂》主人公张福禹的台词,出自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04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我校1999级学生徐本禹。

“我愿做一滴水,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再反射给别人!”这是话剧《牵挂》主人公张福禹的台词,出自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04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华中农业大学1999级学生徐本禹。

1999年8月,怀着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期盼,也带着一丝紧张与羞怯,徐本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这个农家少年是多么想走出乡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他的脑海里,始终像放电影般一遍遍放映着家里的窘境,这便注定了这个少年的大学生活和他人不同。“别人给我一口饭,我要还别人一碗肉!”他怀着一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接受着好心人的帮助,也传递着这份质朴的爱心。大学期间,徐本禹吃饭基本上都只买素菜,同窗室友胡源总是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碗里的肉拨给他一些。大一那年冬天,胡源的父母来学校看望儿子时,把本来带给儿子的两件衣服给了只穿一件单薄衣衫的他,温暖了冬日里他寒冷的心,也给他种下了爱的种子。

“我的特长,是热爱劳动!”刚入大学担任生活委员的徐本禹,义务地发放整个经贸学院的信件,带着自己买的垃圾篓和铁夹子去学校的草坪上捡垃圾,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大学期间,他在食堂端过盘子,当过计算机房管理员,做过家教,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他将自己挣来的钱捐给山东费县的孙珊珊,捐给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捐给小学同学景玉春,捐给湖北沙市的许星星。徐本禹在大学究竟帮助过多少人,连最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说不清。辅导员陈曙说:“他还为别人献过血,捐过骨髓,他做过的好事,我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他感叹说:“每次把钱捐出去以后,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人生的路有很多种走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无论选择怎样的路,都要带着爱与善良,心怀感恩,一路前行。

2001年12月的一个星期六,徐本禹同往常一样去汉口做家教。在学生家里,他无意中看到一份《中国少年报》旧报纸,上面有一整版报道,有图片有文字,标题是《当阳光洒进山洞……》,他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狗吊岩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小道通向外界。1997年春天,在云南某部当志愿兵的吴道江叔叔回老家探亲,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贴请老师、买书本、制桌椅,在山洞里搭起了一所小学,让全村的适龄儿童免费上学。现在这所岩洞学校有5个年级共146名学生,3名老师……”

徐本禹是个很容易感动的人,看完这篇报道,他热泪盈眶。以前他只知道他自己和同学景玉春这样的农村贫困生求学很艰难,没想到居然还有在更艰苦的环境下求学的孩子。他被军人吴道江的精神所感动,心中立即萌生出一种想法:“我也要为那里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200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徐本禹、刘圣鹏、向华、陈兴杰等一行四人带着募捐来的三箱衣服、一百多本书去狗吊岩当支教志愿者。岩洞小学艰苦的学习条件让徐本禹震惊。二十多天后,离开狗吊岩的那天,为民小学的孩子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他们身旁,把煮熟的鸡蛋塞进他们的背包,一直把徐本禹们送到了十几里外,每个孩子都哭得很伤心,不停地问:“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徐本禹也忍不住流泪,面对孩子们的眼神,他感到自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责任。他大声告诉他们:“明年我毕业了一定回来教你们!”他的声音在洒满阳光的山谷中回响。

为民小学(岩洞小学)
为民小学(岩洞小学)

2003年春天,徐本禹以总分372分、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的贫困山区支教。学校决定破例为他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并在他义务支教期间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因为一句承诺,徐本禹独自在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大水乡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两年。

来贵州以前,他是从不吃辣椒的,到这里以后,每天都要吃辣椒,这他感到很难受,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加上每天都要吃玉米碴子饭,喝酸汤,他的胃很难消化,没过多久就得了胃病。由于来之前没准备胃药,只能硬扛着。以前从没吃过玉米碴子饭的他,强迫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字:“吃!”只有吃饱了饭,身体才有保障,才能在这里支教下去。猫场镇上的人说:“徐老师在这里吃玉米饭肯定不适应!”他们给吴村长提议说给徐本禹开个小灶,让他单独做饭吃,但徐本禹不想给吴村长家添麻烦,他想,别人都能吃,我也能够吃!

其实,对从小吃惯苦的徐本禹来说,狗吊岩最让他感到可怕的,并不是不习惯的吃饭问题,而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在狗吊岩,他每天都想念家人、同学和老师。他曾经两次睡梦中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巾。他的同学有的已经工作了,有的在读研究生,他们在信中讲述自己的美好生活,徐本禹每每看到这些信都热泪盈眶。2003年国庆节,一位同学告诉徐本禹,他要到杭州去看同学了,心里太高兴了。此时,徐本禹的眼前又浮现出毕业时老同学泪眼相别时的情景,想到自己没人相伴,心中有说不出的孤寂滋味。每当这时候,他总是拿出相册,一遍又一遍地看,和照片上的同学、朋友说几句话,只有这时候他的心里才会舒坦些。

徐本禹吃着酸汤玉米饭
徐本禹吃着酸汤玉米饭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徐本禹一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但在信里他只字不提当地条件如何艰苦。由于邮路不通,收到回信往往是很久之后。半年后,他才收到家里寄来的第一封信。那一天,他好激动,走了18公里山路,跑到猫场镇上去给家里打长途电话。电话是母亲接的。他对母亲说,信收到了,这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母亲问:“村里在外面打工的人在杂志上看到你了,说你去的那个地方没有电,而且吃的还是玉米面,是不是真的啊?”徐本禹忙说:“没,娘,不用担心我,我都好。”他不敢再和母亲聊下去,一是心疼长途电话费,二是担心母亲知道的越多越担心,匆匆忙忙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他哭了……

从去贵州支教到2004年底,徐本禹一直没有回过家,也一直瞒着家里,不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贵州的具体生活情况。直到后来中央电视台展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时候,家里人才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支教工作远比徐本禹预计的困难。岩洞里的教室非常昏暗,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在岩洞中共鸣,显得十分嘈杂。他每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8小时。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这里的学生基础很差,对外部世界全然无知,写一篇200多字的作文有几十个错别字是很普遍的现象。全班40名学生没有一人知道焦裕禄和孔繁森,只有4个人听说过雷锋。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很差,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讲了一二十遍他们还是不懂。

更让他焦心的是,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贫困使乡村小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极不稳定,孩子们随时可能辍学。每到课余或周末,他就要挨家挨户动员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上。

徐本禹给孩子们上课
徐本禹给孩子们上课

在精神和物质双重匮乏的山村,他更多的时候感到自己是在挣扎。后来,2004年4月,徐本禹应邀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做了一场报告。他站在讲台上,拿着话筒的手在颤抖,嘴唇嗫嚅着,半晌说出了第一句话:“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无助和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激昂的豪言壮语的同学们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报告会的第二天,徐本禹只身一人悄然返回狗吊岩,回到他牵挂的孩子们中间。

2004年,徐本禹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乡大石村,开始了在大石小学的支教生活。

大水乡没有邮局,只能步行到5公里外的沙厂乡邮局去取信件,加上平时还要家访了解情况,徐本禹几乎天天行走在大石村到大水乡、大水乡再到沙厂乡的山路上,一天要走14公里山路。

一个晚上,徐本禹在乡政府办公室给学生们打印试卷到凌晨4点多。天亮后,在回大石小学的路上,疲惫的他竟一边走路一边打起瞌睡来。坑坑洼洼的山路,每当他一脚踩空时,就一下子清醒过来。可是接着走不了一会又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再踩空,再清醒过来……他就是这么惊险地回到大石小学的。事后想想都后怕,要是一脚踏空掉下山,后果不堪想象。

2004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彭光芒教授和范敬群老师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他们看望了徐本禹,考察了徐本禹之前支教过的猫场镇狗吊岩小学,以及刚刚转去的大水乡大石村小学,深受震撼。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他们完全想象不出,徐本禹是在如此贫困落后的地方做支教活动。

就在彭光芒教授一行在大方县的山路上颠簸时,他们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时任校长张端品打来的电话:“学校决定捐助8万元帮助徐本禹,用来为当地小学修建新校舍。”大家欢欣鼓舞。

2004年7月11日是华中农业大学那年暑假的第一天,彭光芒教授把在大方县拍摄的照片选出100幅,配上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上传到了“天涯论坛”上。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这个帖子,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仅仅几个小时的功夫,存放照片的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发生堵塞,跟帖的数量急剧增加,不少热心的网友更是将这篇帖子整理后发到了国内外各大论坛。从发出帖子的7月11日到7月20日,短短9天,这篇帖子在各个网站点击总数就超过了百万!很多网友是流着眼泪读完这篇帖子的。他们在跟帖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动”。

紧接着,从祖国各地到港澳台,从亚洲到欧洲,从北美到澳洲,要求捐款捐物的电子邮件塞满了邮箱。成千上万的网友在邮件中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愿:因为徐本禹的故事而感动,因为感动而想有所行动。

2004年7月6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对此事作出批示,省、地、县教育主管部门研究解决大石小学的校舍问题。不久,大石小学更名为“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连同华中农业大学捐助的8万元、贵州省教育厅拨款的29万元以及社会爱心资助,共完成37万元建校资金的筹集,新校舍动工修建。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奠基仪式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奠基仪式

在“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之后,徐本禹带着他的孩子们来到了北京,实现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从大三的第一次支教,到考上研究生后的第二次支教,他回到贵州十几次,从未停止过对贵州孩子的关心和与贵州山村教师的联系。他当初在狗吊岩支教时教过一个上五年级的女孩康胜美,如今已经大学毕业,踏着他当年的足迹,接下他的爱心接力棒,将爱带给那里的孩子们。有过孤独,有过寂寞,有过煎熬,有过徘徊,但他始终不离不弃。看着孩子们的笑脸,陪在孩子们的身边,感到自己一直“被需要”,他有着强烈的幸福感。

徐本禹再次回到华农大石希望小学
徐本禹再次回到华农大石希望小学

工作之余,志愿服务成了徐本禹最好的“生活伴侣”。周末,他带着“本禹志愿服务队”走进福利院、走进盲校。在盲校,当他们听着孩子们用心唱出的优美歌声,内心仿佛都宁静了许多。对“本禹们”来说,志愿服务已经不是一种工作,更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一种纯粹的感动,带给他们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感。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的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都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年轻人的肩膀,扛起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点亮世界上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他点亮了一束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而他和他们的爱心接力,永远没有终点。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马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