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核心提示: 7月9日上午,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逸夫楼C座举行。自大赛启动以来,共有27支团队参与,决赛形式为项目答辩汇报,各创业团队以“互联网+”为主题,进行创业项目陈述和评委问答,评委对答辩项目一一进行点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4获奖结果
获奖结果

南湖网讯(通讯员 张好)7月9日上午,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自大赛启动以来,共有27支团队参与,其中创意组即参赛项目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团队9支,初创组即参赛项目为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的团队18支。决赛形式为项目答辩汇报,各创业团队以“互联网+”为主题,进行创业项目陈述和评委问答,评委对答辩项目一一进行点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融入互联网思维,城市主干道的眼睛就在指尖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401班崔益俊的团队参赛项目为“基于路况的智能交通灯管理系统”,针对在城市主干道的十字路口以及临近路段的用户,通过系统所配套的APP插件了解临近路段的路况信息,包括拥挤度、红绿灯路口的等待时间等。谈起此次比赛的动机,崔益俊说“一开始其实没有想过融入互联网元素,而只是做一个可以根据车流量实时的调节等待红绿灯的时间的硬件,这个参加了亚洲创新设计大赛,现在已经进入了决赛。前段时间听了宣讲,才认识到‘互联网+’并非简单的软件上网,而是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提升产品的设计和体验功能。经过‘互联网+’大赛的导师团指导,团队联系到最近几年智能硬件这一块儿发展比较迅猛,因此就把这个项目升级到了智能硬件的层次。我们整个项目跟互联网联系是比较紧的,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上,利用优化算法,实时的将数据传到服务器,再传回给客户端。”

 “项目要打动别人,不是只打动自己”

决赛现场,记者发现在专家组提问点评环节中,讨论十分激烈。生物工程1401班王晓婕的团队参赛项目为“fake-off网络平台”,针对想买奢侈品却在本地买不到又怕在网上买到假货只能找代购的人群,该网络平台不仅提供购买服务,更能够为顾客提供商品各个品牌的信息对照,顾客可以对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品牌。此项目汇报完毕后,专家组的老师纷纷表示:创意是一方面,还必须要有实际的需求调查。获得真实的商品信息是很困难的,要尝试与商家合作。不仅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合作的商家也要有需求调查。“项目要打动别人,不是只打动自己”。

项目创新从小处着眼,团队组建不惧跨校界限

本次比赛鼓励学生跨专业甚至跨校组队参赛,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MBA毕业生宋孟齐的团队参赛项目为“空调环保节能器”,利用网络销售可节能环保的空调防滴水装置。宋孟齐与我校公共管理学院MPA在校生宋兴乾是老乡,并且目前正在合作创立公司。宋孟齐说“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关注创新创业,老乡一了解到学校有相关比赛,兴致勃勃,刚好手上有空调防滴水装置的专利,我们就组队参赛了”。专家组表示虽然装置节能环保,但是毕竟利他不利己,消费者可能不大愿意用,甚至很多人并不认为空调滴水很麻烦。空调防滴水装置原理十分简单,如果空调公司加以改进,很可能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当宋梦奇表示目前和美的、格力等空调公司洽谈不是很理想时,专家组倪福川老师建议:不要找大公司,可以试试和小公司合作,一般小公司比较注重创新。

“互联网+”是“+互联网”吗?

专家组信息学院方亚平老师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旨在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大部分同学对‘互联网+’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有少数同学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握了互联网思维,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特色,结合创新创业的需求进行项目的策划,而不是简单的给项目穿上‘+互联网’的外衣”。后期团队应更加着眼于用户需求调研,在功能设置和用户体验上做好调整。

本次比赛由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主办,信息学院和计算机协会、沸点工作室承办。按照参赛类别决出相应奖项,其中创意组决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初创组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校将以获奖项目为基础,推选优秀项目代表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和国赛。

审核人:孙超 

责任编辑:聂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