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创业华农人】师智敏:天生爱农,孜孜以求

核心提示: 从“华科”转学来“华农”,从“城市”转战到“乡村”,把科研成果带到果园,把有机水果送进市场,师智敏,我校98届果树专业本科毕业生,湖北智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被媒体赋以“新农民典范”“大学生农民”“有机果王”等特殊称谓。他获得过2006年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也担当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我不害怕失败,因为每个经历都是有价值的” 

IMG_0071

师智敏带领记者参观果园

1998年,师智敏大学毕业。班主任蔡礼鸿老师推荐师智敏到机关里去工作,可师智敏二话没说就拒绝了这份别人眼里的好差事。“我还是想要回到农村实地去干。”他的态度坚决而肯定。基于这个理念,毕业后的师智敏来到了四川的一家农业公司。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康乃馨受斜纹幼蛾虫害和杂草防治的问题。师智敏专心研究了两个月就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为公司带来了数十万元的收益,“我在大学里自学了病虫害防治的一些知识,所以这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农村真的很需要我们这些受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

之后师智敏又到攀枝花一家枇杷种植园工作,不久便升职为总经理,月薪四千元。在当时算是比较可观的收入。在大家以为师智敏就此安顿下来的时候,2002年,他却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带着妻子回到咸宁老家,开始创业。为了解决基地的问题,师智敏把家门口的9亩水稻改成了水果品种实验基地,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几十个品种都在这里试种、育种。

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师智敏在最初创业的道路上基本未走弯路。他陆续从全国引来20多个树种200多个品种。经过筛选,他发现,艳光油桃、京春水蜜桃、丰水梨、东方明珠杨梅等十多个品种适合在咸宁种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引进的果树新品种长势喜人,第二年就有部分品种开始挂果。不少品种结出来的水果口味相貌俱佳。师智敏种的水果渐渐出了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世界农业》上了解到“有机农业”的概念,他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污染的有机水果这类高档果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为了求证有机水果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咸宁地区发展有机水果的可行性,师智敏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对咸宁市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地形、气候等全面分析以及凭着自己对于果品行业发展的直觉,师智敏决定投身有机水果行业。

2004年底,师智敏“有机水果”的概念刚一提出,立即在当地引发了争论。当时,有机水果在国内栽培技术难度大,没有现成的技术成果和操作规程。多数人认为,在咸宁地区发展有机水果为时过早。师智敏的老师,他曾经的班主任蔡礼鸿老师也善意地提醒他:“你不能这么大范围地搞有机水果的实验,技术和经济的风险都太大了!”。师智敏明白,领导也好,老师也好,亲友也好,只有真正爱护他的人才会直言提醒,但是,师智敏从来就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转机开始出现。2004年,咸安区区长袁善谋听说了师智敏的故事后,特地到他的果园考察。袁善谋觉得师智敏的项目很有前景,当场决定支持他扩大规模。在咸安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师智敏在横沟桥镇孙祠村租下425亩荒坡发展有机水果,种植了桃、李、杨梅、无花果等果树。

为了研究和开发有机水果生产技术,2006年,师智敏与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签约成立了湖北省有机园艺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华中农业大学派8位专家教授做研究中心的兼职研究员,并常年派研究生专门做有机水果项目研究。三年后,最初栽下的水蜜桃、李子、杨梅、无花果等长势旺盛,开始挂果,他的有机水果面积也扩大到2000多亩。

2009年,在等待了4年之后,师智敏迎来了得来不易的第一场丰收。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批发商看来,师智敏的水果不但卖相不如别人的好,价格还贵好几倍,根本没人买账。师智敏说:“我们认为这果子出来以后应该大家哄抢的。结果我们到了市场以后才发现,不单没人哄抢,而且大家一般还不睬你。”此时,寻找高品质水果消费市场是师智敏面临的最大挑战。

高品质水果的消费者到底在哪里呢?就在这时,2009年11月,咸宁市举办了首届温泉文化旅游节,吸引了30万游客来泡温泉,相当于咸宁市的人口总和。

这种火爆极大地震撼了师智敏,也给了他一个灵感,与其想

尽办法将水果卖出去,不如让游客自己进园来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师智敏 水果
责任编辑:吴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