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严建兵做客学术沙龙畅谈“与玉米结良缘”

核心提示: 3月4日晚,第159期“学术沙龙”于第二综合楼开讲。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严建兵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以“我是如何爱上玉米的”为题与同学们漫谈了科研与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老照片回顾玉米研究起源
    从老照片回顾玉米研究起源(供图 周行天

认真倾听的同学
认真倾听的同学们(供图 廖百鸣

南湖网讯(通讯员 张芷若 学通社记者 邓茜)3月4日晚,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第159期“学术沙龙”于第二综合楼开讲。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严建兵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以“我是如何爱上玉米的”为主题与同学们漫谈了科研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抽丝剥茧”,与玉米“结良缘”

讲座伊始,严建兵说道:“我读大学最朴素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养家糊口,当任课老师向我提出到实验室读研究生的建议时,激动过后,我内心更多的是迷茫。”在对科研既迷茫又了解甚少的情况下,严建兵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探寻从大刍草到玉米的驯化之路,“剥茧抽丝”,他从历史脉络中找到了乐趣,找寻到读研的意义所在,也因此让他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选定玉米的研究方向,严建兵坦陈并不是因为兴趣。他认为,兴趣是一个伪命题,是外界的信息对人意识的强化。“但是既然选择了玉米的研究方向,就要热爱它,就要说服自己投身于玉米行业,”严建兵说,“玉米作为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的作物,变异品种多,科研价值高,这也是促使我爱上玉米的缘由之一。”

有大视野,不做“井底之蛙”

博士毕业后,严建兵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不愿做“井底之蛙”的他选择出国留学来丰富自己的阅历,他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简称CIMMYT)面试,一路过关斩将,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得以进入CIMMYT。在CIMMYT学习时,严建兵曾一天完成了1300个PCR测序,相当于实验室一个月的工作量。他笑言:“出众的外表和昂贵的衣服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自信,但只有‘肚子里有东西’,才能有长久的自信。”

此外,严建兵还强调:“合作”甚为重要。在CIMMYT学习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让他眼界大开、收获颇丰,“有更大的‘野心’,就渴望更广阔的舞台。”

风雨兼程,科研有“三重境界”

谈到如何开展自己的独立研究,严建兵认为做好科研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是创新、系统和深入,创新又分为原始创新和跟踪创新。原始创新一辈子都很难遇到一两个,所以大多数人选择跟踪创新。他以自己的首例植物单细胞测序研究为例,告诉大家,可以把动物学的研究方法用来追踪植物学的研究发展。而在多种创新方式中,他觉得材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所以,他不仅经常为其他实验室提供玉米种子,还将自己收集到的文献分享给几十个课题组,他调侃道:“这样至少别人说起我来不会骂我。”

互动环节,面对来自2014级农科张之洞班李佳同学关于“本科生如何成为‘千里马’”的提问,严建兵借用一句汪国真的诗来回答他:“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说,只要有一颗勤奋和积极的心就够了。

审核人:赵小剑

责任编辑:张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