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千问计划”特别策划:创新不是一味模仿

核心提示: 12月1日晚,生科院“千问计划”之“智·汇生科,创·享未来――生命科学创新教育大家谈”座谈交流会举行。清华大学研究员戴俊彪博士、我校生科院严建兵教授、2012级iGEM队员张倩和2013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主持者张达瀚应邀作客此次访谈现场,与在座学生共科技创新与实验研发的话题。

千问照片

嘉宾话“创新”(供图 薛雅文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孙琦昕 罗婷)12月1日晚,生科院“千问计划”之“智·汇生科,创·享未来――生命科学创新教育大家谈”座谈交流会举行。清华大学研究员戴俊彪博士、我校生科院严建兵教授、2012级iGEM队员张倩和2013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主持者张达瀚应邀作客此次访谈现场,与在座学生共话科技创新与实验研发的话题。

创新就是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访谈伊始,一段关于生物科技创新的TED演讲视频引出今天活动主题“什么是创新?”。生科1501班的薛文浩说到:“创新难就难在‘新’上。因为它要求我们主动发现新现象、使用新技术和运用新思维,同时还要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创新就是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谈及创新,严建兵是这样理解的,一味模仿没有意义。大学里的创新要有多样化的选择,要敢于思考敢于突破,想法越与大众不同就越有价值,创新的最终结果就是让自己成为让别人记得住的人。“比如我,就让大家记住了我这个‘山里’的科学家”,他打趣道。

“创新就是从0到1的过程。”戴俊彪补充到,很多人重视从1到n的积累,却忽略了从0到1的质变。“从0到1的真正含义是从无到有,从1到N的含义是从小到大。从小到大是很普遍的,而从无到有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恰恰是这很少的一部分才是‘创新’”。

张倩介绍道,今年IGEM团队的“混合虚实细胞”项目之所以获得评委的青睐和其他参赛者的好评,主要是它足够新颖,可以说是突破性的创新,“来自英国邓迪大学的参赛者对我们说,这是他在全场中看见的最有吸引力的项目”。

科技创新需要完备的基础知识

创新是基于现在掌握的知识和前人的成果之上的。

说到科研创新的必要条件,张达瀚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大一刚进入实验室时,看英语文献还会碰到很多单词上的问题。等文献能够顺利阅读了,实验设计又无从抓起。他认为,想要做好一个项目,前期必须要阅读几十篇文献来储备知识,才能对实验项目有更好地理解。同时他以自己自学计算机编程设计出花粉计数软件为例,建议大家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所以对于想搞创新的学生,努力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的前提是知识和学习,创新的障碍还是知识和学习。”严建兵这样说到。

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成果

在实验室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工作,在严建兵看来,实验项目成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是对实验项目的坚持。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没有办法做科研的。

戴俊彪则认为,在他的实验室里,最看重的是思维能力。在会读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去涉及其他领域,其次是思考在这个领域中还能够做什么创新,最后才是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长期“泡”在实验室中的学生,张达瀚和张倩都表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困难,但就是因为兴趣才坚持下去。

整场活动气氛热烈,思想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最后,四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寄语学子,戴俊彪指出 “困难之所以称为困难,是因为你不愿意克服困难给你带来的恐惧”来鼓励大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难。

审核人:段兴汉

链接:戴俊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员。爱荷华州立大学优秀研究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Albert Lehninger研究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是合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事玉米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工作。

张倩: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12级学生。iGEM队员,2014年随团队参赛并取得全球金奖。2015年作为iGEM接口组组长,带领团队取得全球金奖并首次获得最佳单项奖――“最佳信息处理项目奖”提名。

张达瀚: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生物科学)13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多次获奖。曾被授予“科技创新积极分子”称号。现主持国家理科基金项目、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SRF等4项科研项目,大一即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责任编辑:王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