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科院研究员吕东平来校讲解植物免疫系统

核心提示: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吕东平做客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了题为“植物基础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的报告,植科院的师生聆听了报告。

吕东平讲报告
吕东平作报告

南湖网讯(通讯员 何艳艳 张景瑜)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吕东平做客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了题为“植物基础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的报告,植科院的师生聆听了报告。

“植物和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什么区别?”吕东平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报告。他指出,植物和人类相比只有天然免疫,无获得性免疫。

接着,吕东平对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统进行了介绍。他讲到,“植物细胞内有特异性受体,从而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细菌的鞭毛蛋白是一种PAMP(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而鞭毛蛋白可以激活植物的免疫反应。”同时,他阐述了植物的免疫调控机制“识别-传递-反应”,补充了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的负调控机制。

针对“植物-病原菌互作机制”,吕东平做了重点讲解。病原菌攻击植物天然免疫系统从而使植物致病,而植物天然免疫系统会反过来抑制病原菌,它们在这种你强我弱的斗争中,相互进化。

细菌鞭毛蛋白受体FLS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早期表达量很低,后期逐步提高。针对这一现象,吕东平猜想,“小孩刚出生免疫能力很低,长大后逐渐提高,植物是否类似呢?”顺着这一思路,他们课题组找到一个转录因子SOF1,分析表明,SOF1通过与FLS2直接结合来抑制FLS2基因的表达。

报告结束后,吕东平与现场师生进行了学术讨论。

【人物简介】

吕东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在夏威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助理研究科学家。

审核人:李志强

责任编辑: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