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一本书,一座桥

核心提示: 谈到《导师手册》诞生记,严建兵教授回忆,“当时发现很多本科生想进实验室锻炼,老师也很欢迎。但又发现很多同学对老师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联系。正好科技协会的同学来找我,我就建议可以把这作为一个桥梁。”

《导师手册》封面
《导师手册》封面

内容摘选
内容摘选

(图文|生科院通讯员 申科 程晨)三年策划编排,近百名学生参与,122位导师及其实验室简介。近日,由严建兵教授、祁婧老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协会主编出版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手册》发放至生科院学生手中。

谈到《导师手册》诞生记,严建兵教授回忆,当时发现很多本科生想进实验室锻炼,老师也很欢迎。但又发现很多同学对老师缺乏了解,不知如何联系,便建议科技协会把这作为一个桥梁。2011年,他与祁静老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协会自编出版了《走进实验室,走进导师,感受科学魅力》,也就是《导师手册》的前身。“三年过去了,生科院的师资力量发生了很多变化,新引进了不少老师,因此决定再版。”祁婧说。因此,科协工作人员又吸取建议,开始了第二次策划、编写、印刷与发行。现在的《导师手册》共收录了生科院122位老师及其实验室的最新信息,同时在部分版面中新增“导师零距离”一栏,记录了采访老师后的真实感受。此外还为读者列举了七种最权威的自然科学杂志,并增加了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组学、3D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的介绍。

应用生物技术1201班刘嘉宬赞道:“这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我们院的实验室情况和师资力量,为选择实验室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此外,各位导师在接受采访时也非常乐意通过《导师手册》这一途径将相关信息传达学生,研究植物代谢的罗杰教授就在书中寄语同学们:“为梦想挥洒激情,让今天为明天奠基!”

科协负责人表示,第二版共有近百名学生参与设计、采访和制作,制作过程中也有小“插曲”,例如部门内部工作协调问题曾影响工作进度等。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在2015年3月定稿。

严建兵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引子,让同学们对生科院不同的研究有初步了解。更希望大家努力去实践,去尝试。除课堂学习之外,通过不同的方式开拓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能力。“去认识老师,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有趣的研究,或者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你。”同时他寄语科协,希望科协能够继续做桥梁,做明灯,联系师生,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发芽生根。

据了解,除《导师手册》外,生科院还组织了导师见面会、实验室体验班等活动,增进师生间交流互动。

 审核人:郑泽涛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