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教学方法改革“义不在题中”

核心提示: 在我校开展的以“创新方法 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中,笔者认为,义不在题中,破题之处在为师者自身,教师本身要有学问、有匠心、有情怀、有担当。

(文|教务处通讯员张瑞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来校作《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专题报告时指出,“创新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这与我校正在开展的以“创新方法 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宗旨不谋而合。在报告中,瞿振元认为教育教学管理中“新”与“实”同等重要,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还要落实在课堂、落实在老师身上,对此笔者深为赞同。

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舵手”,改什么、怎么改,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探索和实践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种“新形”固然重要,然若只为形式而改变,提高质量的目的或将沦为无源之水难以为继。就其“实体”而言,教学方法改革,义不在题中,破题之处在为师者自身。

为师者首先要有学问。何谓“有学问”?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认为“有学问就是对所教课程的科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有很高的造诣。”“有学问”的教师除了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还要熟悉与课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授课时不仅能准确把握准知识点,还能将其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讲明白;不但能旁征博引,字字有据,还能鞭辟入里,见解独到,启发学生之思考。这样的教师所上之课才有趣,才有吸引力。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投入大量时间,尤其是在当前教师数量“底盘”小、学生人数多、科研压力大的现实情况下,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个“真有学问”“有真学问”的老师,更需大智慧。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运用教师的“学问”启迪学生的智慧,若教师“学问”不到位,谈教学方法改革就容易陷入“纸上谈兵”。

为师者要有匠心。“精华在笔端,咫尺天涯难”,由于师生的“知情意行”均不在同一维度,教师将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存在一定难度。那么如何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知识?教师除了要准确把握课程的内容、讲解节奏、表达方式外,同时需要在教学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对象、积累教学经验、把握教育规律。所谓“教有定规”,不遵循教育规律,不研究教学方法,只靠“东拼西凑”“花架势”来吸引学生,想上好课只是“天方夜谭”。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从讲好一堂课开始,反复琢磨、研究和实践,钻研出精品课。教师不仅要会讲,还应会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只有经过亲身体验,讲出来的知识才更生动、丰富,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如同雕刻家雕琢一件玉器,首先要分析它的成色、料质、绺裂、瑕疵,然后着手设计和雕刻。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特点,才能“因材施教”。教学虽有“定规”,却无“定法”。“有匠心”的教师会在遵循“定规”的基础上,探索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师者要有情怀。“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这个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还要有严谨治学、淡薄名利的敬业之心,以生为本、严爱相济的爱生之情和不惧权威、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这是师者的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予学生的不仅是文化知识,还有为人处世之法,同时也会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有了这样的情怀,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通过了解在校学生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工作体会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案;有了这样的情怀,教师就会时时审视自己的教学,才会主动改革教育方法。

为师者还要有担当。宋代教育家程颐说过“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面对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和“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已经认识到现有的教学方法已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然而,仅有改革的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不够的,必须坚定改革信心,拿出改革勇气与魄力,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是“拍脑袋”“随心所欲”,它需要科学策划和指导,动力来自于对学生的爱与对教育的责任,依据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需求,最终都要落实到改革的行动上。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索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