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赵国华解读《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智慧

核心提示: 4月22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国华做客我校图书馆“经典传承”读书交流会,为同学们解读《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智慧。

DSC_0070_副本

DSC_0061_副本

DSC_0063_副本

(文|经管院通讯员杨澍菁 图|经管院通讯员余跃)4月22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国华做客我校图书馆“经典传承”读书交流会,解读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揭示其中的人生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军事的爱好是我研究它的动力。”讲座伊始,赵国华以军事爱好者和研究学者的双重身份,向同学们解释了他的研究初衷,并坦诚他在读书与写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英雄情结,领悟其中的人生智慧。

赵国华着眼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剖析了《孙子兵法》成书的历史命运。“孔子、老子和孙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三大家,使中华文化之鼎有了三足。”据他考证,《孙子兵法》约成书于公元前512年,比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成书的时间还要早,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著述”。在后来的战争中,书中阐述的兵法屡被借鉴和利用,为军事家谋略家所信服和尊崇。这就为其成为汉代兵书“四种之首”宋朝武经“七书之冠”的重要地位打下基础。

接着,他具体分析了《孙子兵法》中的“谋虑”精髓理论。“先知”即指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而“庙算”就像人生在面临困境时,只要抓住根本性问题,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了。“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忧”,不轻言战争但亦不能忘记,中国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们对战争持辩证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艺术中,如果能用智慧化解生活中的冲突,那就要避免兵戎相见。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一场胜战的不二法门,对于人生而言,这就要求凡事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有准备有把握的情况下参与才能胜券在握。但想赢得一场“全胜”,还要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此外,赵国华强调为将应有五德:智、信、仁、勇、严。他告诫同学们:“有志于走向领导岗位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从严于律己做起,才能使别人心悦诚服。”

最后,赵国华对同学们的疑问作了一一细致解答,并鼓励大家仔细阅读《孙子兵法》,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有勇气的人。据悉,本次读书交流会系我校“第八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之后还将有“晒书单”“图书进社区”与“诵读经典”等活动。

人物链接:赵国华,河南南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中国通史(古代)、中国兵学史、孙子兵法研究、先秦谋略思想研究、谋略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撰写出版《中国兵学史》《赵国华史学论文初编》等论著,公开发表《中国孙子学的历史考察》《中国孙子学的整体辨析》等论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