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社会服务 > 正文

走村串户“红马甲”(连载一)

——华中农大与武汉市王家河街道共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纪实

核心提示: 来了“红马甲”,留守孩子们乐了,留守老人们笑了,留守妇女们跳起来了,在外打工的父母们心头的石头落下了。

编者按:4月7日,《农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何红卫、余爱民的长篇通讯《走村串户“红马甲”——华中农大与武汉市王家河街道共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纪实》。文章分三个篇章对我校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王家河建设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用讲故事的叙事风格和细腻温婉的情感描述,再现了社工专业在王家河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文章素材丰富、语言优美,极富新闻价值,一句“天天走村串户,天天开展活动,天天小结分析,‘红马甲’是一片阳光,温暖无数落寞孤独的心,是一把火,点燃乡村互助自助的荒草”更是感人至深。南湖新闻网分三期连续转载,全文刊发原稿内容,与社工和其他志愿者共勉。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身穿“红马甲”,带着微笑,活跃在村头巷尾,跟乡亲们特熟悉,碰见谁都会热情打招呼,上了公交车总是有人抢着给他们买票。

他们有点像乡镇干部,因为他们吃在机关食堂,住在集体宿舍,一年365天,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没日没夜地工作在街道和村组。

他们很像社区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东街的李大爷找他们管管孙子,西村的王奶奶找他们劝劝媳妇,瘫在床上的李大娘等着他们修电灯。

他们更像文化下乡的演员呢,经常举办联欢会,人人都有拿手好戏,教七姑八姨跳舞唱歌,跟留守妇女老人孩子们乐在一起。

他们最像幼儿园的老师,开办“四点半课堂”,专门面对乡村儿童,各种兴趣小组人气旺旺,孩子们一放学都往这儿挤。

跟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是,他们每做一件事都认真记录,每天晚上都开会讨论,每项工作都写总结,每个人都写论文,每两月轮岗换班,有点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他们究竟是“哪个部队”?其实“红马甲”背后写得很清楚:阳光社工,他们是王家河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社工们。这是湖北省首家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的公益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共同创建,已历三载,标志性成果就是赢得了乡亲们上车争着买票的“最高荣誉”。

这是2015年第一场雪,1月31日至2月1日,记者慕名前来采访“红马甲”。

来了“红马甲”,留守孩子们乐了,留守老人们笑了,留守妇女们跳起来了,在外打工的父母们心头的石头落下了

“好哩,好哩,真是好哩!他们来了,我就不着急了,儿子在外打工就不担心了。”有个衣着朴素的奶奶拉着记者的手不肯放,一遍遍地夸着。

“你是他们请的托吧!”记者开玩笑地问,大家都笑了,老奶奶没笑,愣着看我,有人给他“翻译”了一遍,她笑着说:“不是请的托,我们这里家家都托他们的福,都说他们好!”

大家都叫这个奶奶是“陈欣怡奶奶”,因她孙女陈欣怡在这学习。她是王家河街边村里人,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早出嫁了,儿子离婚了,现在外打工,只在春节回来,孙女留给奶奶照看,现在上小学。孙女缠着奶奶辅导作业,夜里吵着要奶奶在作业本上签家长名字,可奶奶“只知道干田里的粗活,硬是干不了这个细活”,着急啊,孩子哭奶奶也哭。儿子打电话要奶奶找个家教,找来找去没找着,有人指引她到镇上“阳光社工”去看看,她带着孙女前来,果然有很多孩子在这里读书写作业,他问一个“红马甲”,一年要交多少钱,“红马甲”笑着告诉她不收一分钱,她不相信,“哪有搞家教不收钱的呢?”旁边一些家长告诉她确实不收钱,只管把孙女交给他们。“红马甲”热情地向她介绍,这里办的是“四点半课堂”,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办的,孩子四点半放学后,可以到这里来,星期六和星期天全天开班。“管不管辅导作业和家长签字呢?”奶奶问,“肯定管啦!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展补差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奶奶一听,乐得当场就哭了起来。现在陈欣怡在这里学习得很好,奶奶每天负责接送,时不时地买点瓜子和糖果来感谢“红马甲”,没有人“领”她的情,她就眼泪汪汪地哭起来。欣怡爸爸一次次打电话来感谢社工老师“让他心头的一砣石头掉下来了”。

陈欣怡奶奶拉着记者楼上楼下参观了阳光社工活动场地。这里原本是社区的老年学校,门前是个大广场,大妈们的广场舞刚刚结束。这栋楼有两层,楼下是老年人的天下,有棋牌室、谈心室、健身房、舞蹈室;楼上是孩子们的世界,有图书室、作业室、手工室、活动室。陈欣怡同学这会儿正在作业室里认真做作业呢。

“我们当然不是幼儿园和托儿所,也不是社会上搞的家教,阳光社工主要是为留守人员帮一把,留守儿童是工作重点之一,帮助留守儿童也就帮助了留守老人和妇女。我们侧重于学校之外、留守家庭需要之间开展工作,重要的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自立、自理、自保、自学等能力。”一位社工向记者讲起一件事,一群孩子放学后,在水塘埂子上比赛跑,有个孩子把衣服翻过来蒙着头跑,咣当一声掉进水塘里去了,小伙伴们惊呆了,愣在那里哭着,不知道喊人施救,等大人闻讯赶来就晚了。阳光社工把这件事当案例,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帮助别人,如何互相帮助。

   记者从一个叫余博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阳光教育带来的变化。

   9岁的余博被乡亲们叫做“广州伢”,因为他生在广州,一直在广州那边上学,去年才从广州转回老家,现在王家河小学上四年级。从大城市转到老家乡下,小孩完全不适应,不吃家里做的早餐,要吃粉和面;看不惯乡村的环境,总是嫌太脏;在学校不愿跟同学们玩,放学后把自己关在房里打游戏、看电影。爷爷奶奶看着着急又心疼,担心孙子得了什么“自闭症”。阳光社工来走访,了解情况后,制定了一个方案,爷爷奶奶看后将信将疑。开头几天社工们邀请余博到四点半课堂去,余博不愿去。后来请他去打新的游戏、看他最喜欢看的那一类电影,他开始有了点兴趣。社工找个叫岳子豪的小朋友与他做玩伴,两人很快便成了好朋友。慢慢地,余博融入了这个集体,与小伙伴们打成了一片。余博的妈妈从广州回来,知道这个变化,很感动,很感谢社工。社工跟孩子妈妈谈心说:“其实你家余博很懂事,你们把孩子转回来,要跟孩子讲明白道理,还要征求他的意见,重视他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余博奶奶高兴地向记者夸赞社工。

一群老大妈过来邀记者去看演出,原来是阳光社工和王家河社区正在举办新春联欢会。这是阳光社工另一个活动场地(街道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会儿乡亲们都来了,就像央视春晚一样热闹。节目很丰富,阳光社工的年轻人都有绝活表演,老人和孩子是主角,有个老年合唱队表演很精彩,两个老人拉琴伴奏,还有一个搞指挥的老太太,很有点大师风范,唱歌的老人都很投入。记者坐在人群里,边看边听身边的几个老人“解说”。

拉琴的两个老人,一个叫袁成功,是合唱团的团长,一个叫余作茂,原来在学校当老师;那个搞指挥的叫刘爱芝,年轻的时候在剧团当个演员。他们原本在家享清福,有的引孙子,后来经过社工做工作,请他们出山,组织了这个老年合唱团,另外还搞了个楚剧团,把留在家里的老人们都发动起来了,会唱也来唱,不会唱的跟着和,天天在培练,周周有演出,老人现在忙得很呢。

合唱团前排左边上的那个叫李婆婆,70岁了,两个女儿都嫁走了,老两口住个小平房,日子过得很清贫,李婆婆年轻的时候拼了命做事,落了个一身的毛病,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来往。社工几次上门做工作,把她给发动了,她现在可积极了,参加了几项活动,每天早操到得最早,做得最下力,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乐观得很,成天笑着不合口,她说“要把每天都当最后一天过,不乐白不乐”,她还带动了好几个一直呆在家里的老婆婆参加社工活动。

演出结束,记者和老人们边走边聊,走到十字路口,刘爱芝老人介绍,那个三层楼里住着一个陈爹爹,腿脚不好,坐轮椅,儿女们不在身边,老伴被接去带孙子,只剩他一个人留守。社工走访到他家,发现老人很孤独、很寂寞,很无助,“几年来没有人上过门,就是死在家里也无人知道”。社工每周抽时间去看他一次,尽可能跟他多说一些话,老人感到很温暖,常拉着社工的手不肯松开。社工动员邻居们去他家串门,发现有个奶奶很热心帮助人,肯做一些义务活,特别邀请他多多关照这个老爹爹,经常表扬她助人为乐,有这个奶奶和多位邻居帮助,陈爹爹现在气色好多了,心情也阳光了,多年没有说话声音的家庭终于响起了笑声。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走村串户“红马甲”(连载二)》,关注“红马甲”抚慰无数落寞孤独的心。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