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读大学,手机可否节制一点用?

核心提示: 当下的大学校园,“低头族”随处可在,走路刷微博,睡前玩自拍的大有人在。即使是在神圣不可玷污的课堂,低头上网,玩微信,甚至看电视、玩游戏的也大有人在。为“防堵”这些现象发生,一些学校、一些老师,不得不明令禁止手机进了教室就要统统上缴,课后归还。另有大学老师,则利用微信二维码,搞起了“火眼金睛”的点名!我们不禁要问:手机、互联网之于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大学如人生,我们自可或诗意或苟且的“栖居”,而不是寄居或逃离。《论语》说“君子不器”。《庄子·外篇·山木》有云:“物物而不物于物”。

(文|南湖新闻网评论员晓晨)可能我们都要学会网络化生存了。最近微信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以后邻居好友打招呼,可能要说:这孩子,是我在“朋友圈”里看着长大的!

阿·托夫勒预言的“第三次浪潮”所言不虚,现今大数据掀起的迅猛浪潮已不可遏止的来袭:如果再给我们一次直立行走的机会,直立人手里拿着的必定不是木棍石刀,而是一部智能手机;可以预见的将来,人机互联已然不是传奇;当下的大学校园,“低头族”随处可在,走路刷微博,睡前玩自拍的大有人在。即使是在神圣不可玷污的课堂,低头上网,玩微信,甚至看电视、玩游戏的也大有人在。为“防堵”这些现象发生,一些学校、一些老师,不得不明令要求:手机进了教室就要统统上缴,课后归还。另有大学老师,则利用微信二维码,搞起了“火眼金睛”的点名!

我们不禁要问:手机、互联网之于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学之大,大楼也、大师也、大学问是也。汗牛充栋的图书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青灯黄卷的勤耕夜读,对学术“大牛”的或追寻膜拜或挑战质疑,对社会或校园的关怀与担当,自是大学的题中之义。掌上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亦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但正如数字化阅读永远无法替代纸质阅读,快餐文化与心灵鸡汤体的盛行,可能永远无法取代学术文化与传统学院派、圣殿体的薪火相传一般,手机与互联网或许永远只是大学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术底色的冰山一角,聊作补充,而绝不是其它。

但手机在大学里的存在,也并不妨碍高深学问的现代表达,并不妨碍在新媒体博兴的现实语境下,大学与大学学人就不能“萌萌哒”。日前,朋友圈里一则“我与萌导师”的微信很火,一名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和他的导师蒋教授和师娘重逢,编发的一组欲遮还羞、顺水推舟的师生对话,既回顾了大学岁月、狮山时光,也展望了将来与可能,其间的谐趣、正能量、记忆与梦想,不禁引人捧腹,引人深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里的“文章”大有深意,大学校园,有各种小我世界,朋友圈子,细小感动,也应有各种关照、坚守与情怀。耕读不辍,立于华农而怀远。手机里自然可有我们的现实投射、个体镜像、精神慰藉,但我们无法也不该在手机里、在圈子里去寻找或构建本我的精神“家园”,去试图发现我们的灵魂栖息之所。

如果大学如人生,我们自可或诗意或苟且的“栖居”,而不是寄居或逃离。《论语》说“君子不器”。《庄子·外篇·山木》有云:“物物而不物于物”。大抵讲的都是自我与外物的关系。大学的每一个学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谦谦君子,都成大器,而不能玩物丧志。如果我们可以低头沉思,那么也请不要丧失我们的专注,不要放弃批判与反思的自由与权力,不要弯曲我们的骨骼或气节,不让数据的碎片将我们吞没,不要让我们的卑微渺小拖曳在他人的思想光芒的背后,不要让我们的价值观、记忆与感动迷醉在飘渺的“点赞”和浮泛的“好评”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有教育家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手机可以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却无法给予我们一个这样的世界。

最后还请大家铭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