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产祝龙与学生分享脱落酸信号通道研究进展

    6月6日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产祝龙研究员在基因楼127作了脱落酸的受体及其信号通道报告,并与我校学子分享了相关研究进展。

    产祝龙首先介绍了脱落酸受体的历史。脱落酸作为一大类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因此,有关脱落酸信号通路研究倍受科学家关注。在植物的几大激素中,脱落酸的受体发现较晚,直到2009年人们才确信它的存在。

    脱落酸的受体家族(PYLs)在拟南芥中有14个成员,其中一个成员PYL13,却不同于该家族另13个成员,其功能显得尤其神秘。正是这份神秘引起产祝龙等人的莫大兴趣。PYL13的氨基酸序列有3个位点明显异于其它成员。产祝龙等通过单突变、双突变及对三个位点同时突变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当三个位点同时突变时,才使PYL13恢复到如其他家族成员的脱落酸受体功能——三个关键性位点影响了PYL13对脱落酸信号的识别。

    PYL13不仅可与脱落酸作用,还可与其他受体作用,抑制其他受体活性,并且可不依靠脱落酸结合蛋白磷酸酶。随后研究中,产祝龙等又将PYL13在拟南芥中进行超量表达,发现拟南芥光合速率提高,失水较少,气孔开放程度降低,抗逆性明显增强。而缺失PYL13的突变体,对脱落酸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对于其它13个受体是否同样具有抗逆性,产祝龙换用五个不同启动子来筛选目的基因,想验证其在正常条件下能不影响其他功能正常生长。同时,探究在干旱条件下能发挥抗旱的功能转基因组合模式,希望今后能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产祝龙表示,科学上的研究总是相通的,如果研究成果可用于水稻,有利于提高水稻抗逆性。

    产祝龙,博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应答机制学科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植物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做博士后,从事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机制研究。2009年7至2011年12月,分别在加州大学和普渡大学朱健康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植物对干旱和冷害胁迫的抗性机制。2011年底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工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植物研究杂志》、《植物生物技术杂志》、《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采后生物学和技术》等SCI期刊。目前学科组研究兴趣集中在植物对水分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挖掘相关抗性基因并研究其功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盆栽 绿化 生活
责任编辑: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