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新华网等报道我校“寓教于研”培养资源环境人才

   编者按:日前,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发文介绍我校“寓教于研”培养资源环境人才情况,现将报道转发如下。
 
   近年来,华中农大资环学院结合既有的学科优势,在土壤与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水土保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物与化学、污染控制、环境生态等多个方向努力。该院院长黄巧云提出了一个关键词:“寓教于研”。
    这是一种强调实践、科教协同培养人的理念。具体涵义是:以研促教,研中有教,教研一体、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转化为教学优质资源,科研育人、学术育人,科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研促教:做“接地气”的研究
    秆粉碎后,加上一些碱性的物料和微生物的催化剂,一起施到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里,就能帮助原位固定重金属,使得农作物不再吸附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2014年春节期间,湖北石首小河口镇一块50亩因加工钒而污染的耕地长出了青苗。应当地邀请,去年6月开始,黄巧云带着学生开始着手修复这块土地。
    此前,他们在大冶开展了长达近10年的土壤修复实验。大冶富产铜矿,耕地中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达到了中度污染以上的程度。目前,团队的实验已经可以将生菜中镉的含量从原来的0.9毫克/公斤降至0.3毫克/公斤以下。而“镉”就是近期曝光的毒大米事件中的主角。
    2005年以来,黄巧云团队在湖北大冶市矿区蔬菜地土壤进行重金属的原位化学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共承担了2个“863”课题,获批专利4项,共计培养土壤修复方面的本科生19人、硕士16人、博士4人。团队将中低度镉污染的土壤处理后种植生菜,经检测可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些技术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被农民接受。相关技术正在周边进行大面积的推广,课题组还将继续研究这些技术的后效与稳定性。
    近年来,黄巧云和同事们的研究强烈关注农村环境问题。2013年“两会”期间,作为当年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巧云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农村垃圾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提案,就制定可行的农村垃圾和废弃物管理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蔬菜长在农药瓶堆积的地方怎么能吃?”“两会”一结束,黄巧云带着学生来到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盐客村,他们查看该村用水泥浇筑的垃圾桶,检查用农用车改装的垃圾车,询问垃圾站投资情况,了解当地居民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与当地农民一同探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今年的“两会”,黄巧云还会继续就农村环境问题呼吁。
    长期以来,资环院的老师们一直做着“接地气”的研究,尝试将土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他们这种接地气的研究兴趣,直接贯穿到教学中,也直接传导给了学生。
    研中有教:更早的科学训练
    资环院的学生从导师处承接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他们通过更早的参与科研,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受到了学术熏陶。
按学院传统,从第五学期开始遴选40%左右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研究室,教研结合,与研究生一起进行实验室课题讨论,做学术报告,熟悉研究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和动态,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科研能力,既培养了人才,又输送了本-硕-博连读优质生源。
    “80后”蔡鹏的科研生涯看起来很顺,他是学校破格晋升的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了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2013年成功晋级首批“万人计划”,破格晋升为教授。他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从本科开始的科学训练。
    从大三开始,蔡鹏开始联系黄巧云,进入了实验室并顺利地成为他的研究生。黄巧云评价他:“是个爱琢磨问题的人。”黄巧云一面不断的打磨他,一面给他提供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视野,获取新信息和灵感,激发他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欲望。第一篇SCI论文,导师反复和他讨论,不断要求修改,两个多月下来,他前后改了10多稿,最后终于发表。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009年,他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最感谢的,除了导师,就是那些从本科就开始的科学训练。
    给学生提供更早的学术训练,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受到学术熏陶,让他们在实验室中找到自己的喜爱的方向,已经成为资环各专业最为基础的做法。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各专业会遴选40%左右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研究室,与研究生一起进行实验室课题讨论,做学术报告,熟悉研究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和动态,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了科研能力。
    有了更早的科学训练,学生能够更广泛的开展科技创新。学生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及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方案,在老师指导下借助科研平台, 自主开展科研探索实践。据统计,2008年以来,学生团队主持完成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98项,涵盖学生近500人,累计70%的学生参与了科研训练。
    教研一体:跑了30年的野外实习路线
    “我们所站的区域的地层年代从石炭纪到石炭纪,我们一步就跨越了几亿年。”
    2013年暑假期间,农资1001班的小刘所在专业的97名学生会一起进行土壤地质实习。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从九峰山采石场,到大冶铜禄山采矿坑,再到仙岛湖以及九宫山,来回辗转20余个实习点。每天7点起床,7点半集合,到达指定地点后,小刘他们会拿出学校配备的“土壤地质实验包”进行土壤坡面的挖掘,然后配合完成土壤各层次PH值的测定,土壤质地的划分等工作。
    让小刘至今还很兴奋的是,带队实习的老师是学院的“大牛”。学生口里的“大牛”,是带队的资环学院的二级岗教授刘凡,这条野外实习路线他跑了30年。刘凡的坚持不过是资环学院的传统。从上世纪50年代李学垣教授等人开始,教授们上讲台带实习,将学科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手把手交给学生,成为了该院的惯例。吕国安教授不顾喉疾在野外为同学们“披荆斩棘”,修筑进山的道路;丁树文教授经常扛着最重的铁锹挖掘断层截面;刘凡老师经常站在棱角锋利的岩石棱上为大家讲授千层岩的成因;陈家赢老师经常自己动手挖出一个1.5米的深坑为大家讲解稻田土壤剖面。教师所做,即是让学生们了解跟多实践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小刘他们后面还有机会听到产业一线专家的实际环境案例的分析。黄巧云介绍说,实践教学的同时也是一种校地、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过程。各专业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校外科研基地开展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近年来,已聘请26位来自生产科研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兼职教师或教授,联合培养学生。学院与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测中心(广州)等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
    黄巧云认为,环境问题涉及多个复杂变量,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实践动手的能力,是不能够胜任如此复杂的环境问题的。由此,他们构建了课程实验-综合实习-科研训练-社团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实践教学的基础,是让掌握了学科前沿科研动态的老师来指导学生。因此,他们鼓励老师将科研成果进人次培养方案、进课堂和进教材。目前,科研开发的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氮、磷技术已经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一大批类似的成果进入课堂和教材,取代了传统方法,改进了教学方法。
    每当暑假临近,农业资源环境类专业都要进行野外实习实践,在教师的带领下,他们到武汉九峰山探究土壤、岩石断面,到咸宁贺胜桥调查土地资源,在中国地质大学感受土壤地质演变,到株洲化工厂了解资源环境转化与污染防治,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了解千层岩,在铁山尾老矿场认识尾矿坝的成因,在铜绿山尾砂库了解尾砂库的形成于防治,在九宫山了解第四系土壤剖面的形成机理……通过这些教学实践实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近年来,为配合校外实习实践,学院还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4个,2008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土壤与地质标本馆,2010年投资450万元建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校内基地,2013年向学校申请1000万校内基地建设经费,用于环工环科实习基地建设。新建设的咸宁贺胜桥实习基地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能同时容纳60多名师生学习和生活,每年承担“资源调查与评价”等3门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和一批科研项目。
    “大牛”们上讲台指导实习、更强调实践教学、更早的科学训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院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先后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等多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具有很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业界的广泛欢迎。2013年,该院毕业的一名学生,因故未能参加中科院某生态研究所的笔试,但单位仍然提供了入职机会。招聘负责人说,前几年招聘过去的华农学生口碑都很好,我们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信心,因此才破例给了机会。(范敬群 蒋朝常)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郑安君
责任编辑:李禹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