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俞思念教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与理论工作者责任

    9月13日上午,知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俞思念教授来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为主题,为师生做了一场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报告。
    俞思念教授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家需求导向”。
    俞教授开宗明义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大有可为,首先得益于大好形势。关注大形势,才能明确研究方向,自己的研究目标只有与大形势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他说,十六大以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被列为一级学科,并被纳入到了国民教育体系中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文化建设再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而是“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不仅成为了全国人民和世界华人的共同理想,而且也毫不掩盖其明确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不可动摇的原则性,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之路。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界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时,俞教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学科群,涉及面宏大,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关联密切,具有引领性和导向性。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他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原本是一种外来文化,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使其实现了中国化,使其成为了现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价值方向,而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坚持文化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俞教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首要的就是要体现国家导向,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他希望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研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项任务,希望他们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时时做个有心人,在教学和实践中挖掘研究课题。俞思念教授再一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大有可为!”
    报告结束后,俞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俞教授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切中问题、旁征博引、针对性强,受到了与会师生的高度评价。

    俞思念教授,男,1948年1月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带头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尤长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发展战略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代”等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等。主要代表性著作有:《社会主义与现实代》、《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俄罗斯人在想什么》、《邓小平理论概论》(主编)、《论党的群众路线》、《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小城镇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文化与宽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