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寻找我们的学科建设标尺

    6月17日下午,慕名聆听了彭少兵教授在学科建设工作会上的报告《基于Web of Science评价高校科研产出》,其严谨的研究思路、科学的统计方法让我通透,基于数据得出的对我校学科布局与发展的整体定位、各学科发展的成绩与不足,另在场所有人颔首、信服。笔者进而思考:对于学科建设和学者的科研,应该坚持怎样的标准?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之于学科建设,是一剂良方,还是终有局限?
    学科建设重担挑,人人身上有指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重中之重,学科发展有远景规划,有近期目标,自然也应有一套严密的考核体系、评判标准,无论是从学科带头人、课题组,还是细分到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同时,对于每人的科研产出,也有一个相对公允的指标。
    同时,科研有其规律性,不确定性,科研是从已知走向未知,它最大的规律和魅力,就是在于永远无法评判苹果何时砸中脑袋。由此,单一的考核,可以考评出勤奋和懒惰,也可能扼杀不少天才,如以今天SCI的指挥棒,陈景润、陈寅恪等人永远无法脱颖而出,成为大师。
    SCI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标尺。报告中,彭少兵援引《旧金山宣言》说,科学界应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作,不能作为替代物用于评估科学家的贡献。他建议说,不重视SCI论文的产出和质量,我校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过分强调SCI论文,则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应通过提高SCI论文的产出和质量来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议逐步纠正影响因子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不能过分依赖单一指标评价科研产出,应利用h-指数作为评价各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指标之一。
    这个“h-指数”是否能全面超越“影响因子指数”,更加客观公允更易操作更受认可,我无从知晓。想起此前新闻网有篇题为《做好学科建设的“加减乘除”》的言论,其中说到,做好学科建设的“加法”,切实增强责任感;做好学科建设的“减法”,切实淡化得失感;“做好学科建设的“乘法”,切实加强团队建设;做好学科建设的“除法”,切实消除畏难情绪。以上,有的是可量化的,有的则是无法衡量的,归其一点,是需要我们所有学人共同努为之奉献、为之奋斗的。
    学科建设另有一把标尺,口碑。同行的评议,学生的自信,老百姓的赞誉。倘若有一天,我们的大部分学科,我校的多半学者,无论在重大场合,或是重要事件节点时,能够被提及、被想到,都能有“华农声音”、“华农身影”时,我想,优势特色学科一流也好,自主创新能力一流也罢,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到“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列。这把尺子,才真正是学科建设的评判尺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