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谢贵安教授解说中国在世界潮流与民族特色间的抉择

  6月5日晚七点,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和国学院教授谢贵安做客我校齐民讲坛,讲述“中国在世界潮流与民族特色间的抉择”。民族文化是中国的历史和特色,不能丢弃;世界潮流也是全球化趋势,无法回避。

以农业为底色的中国

  中国以农业为底色,正如国人喜欢用“吃”来形容所处的情境,如“吃不消”、“吃紧”等,“吃”自是离不开农。经科学家推测,约七万年前,地球遭到撞击,产生的热量使冰川融化,存活者仅剩在非洲的2000人。其中一部分迁到了黄河长江流域,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与农业有什么关系呢?谢教授给出了答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北温带地区,太阳照射适中,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季风气候如一辆洒水车滋润着中国大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农业成为中国主要经济力量。虽然中国也紧临太平洋,但与欧洲人视海洋为冒险游乐场不同,中国人把海洋当做后院。“不能认为中国人没有勇气,因为中国人面临的是区域广阔的太平洋,而欧洲人最先面临的是爱琴海、地中海,接着才征服了大西洋、太平洋,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让中国人形成了稳重、保守的性格。

文化自主选择下的中国

  谈及民族文化时,谢教授说中国历史上对文化有过不止一次的自主选择。商朝信奉神灵,周朝建立“敬天、法祖、重民”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文化被采纳。秦朝灭亡后,汉朝选择了与法家文化相反的道家文化,但后来汉武帝还是选择“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这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文化遭到了挑战,但隋唐时期儒家文化再次为统治者所亲睐。历史证明,儒家文化适合国人的秉性。这是国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在世界潮流中探索

  世界潮流化是整个人类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都是世界潮流化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外来文化冲击,我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讲到这里,谢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世界地图。“中国人不知晓世界地理时,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故称自己为‘中国’,而西方人则称中国为‘远东’”中国曾多次想避开世界潮流但都失败了。那么中国到底该如何应对呢?谢教授认为,中国学习西方首先要放下大国尊严,虚心求教。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生态危机,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对于外交的选择方面,他强调“韬光养晦”的同时要“有所作为”,应高度关注领土问题。他表示,中国的选择和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未来中国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当代青年人。

  讲座结束后,谢教授就“中国是否容易摆脱中庸思想”和“第三启蒙运动与中庸的关系”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范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