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熊立仲教授与大学生谈“抗逆”

核心提示: 文字作者:魏鹏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15927435800

     “快乐家族,‘逆境’成才。这是我们课题组的口号!”4月26日晚,由大学生科技协会主办的第八场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系列报告会在三教B303进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熊立仲教授为大家带来“植物抗逆漫谈”讲座。

    报告会上,熊立仲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后,进入植物生长抗逆的主题。他从两个方面讲述了水稻抗旱研究及育种的方法,一方面是由宏观到微观,即水稻资源抗旱性筛选之后,经过遗传分析再到育种;另一方面是反向遗传学,即从筛选抗旱性基因开始,逐步到性状。“植物是一个完整体系,并不是如大家想的那样,加一个抗旱基因进去就可以实现植物抗逆。人也一样,少一块皮肤或里面多根刺,整个人都会不舒服。因此,研究节水抗旱要考虑植物的系统性。”

  “做植物抗逆研究的同时,也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抗逆性。“熊立仲意味深长的说。熊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他的一个研究生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宁婧,2001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大二下学期进入实验室,现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她从认识水稻MAPKS开始入门,期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实验毫无进展。很多人在这一阶段气馁、放弃,但她坚持了下来。最终,幸运降临,宁婧找到了对干旱敏感的变异体。而真正精彩的是她的意外收获——发现了与控制叶夹角有关的MAPKKK。她发表了四篇文章,研究逐步走上正轨。是她的坚持陪她一路走来,而这也是做研究所需要的”。熊立仲老师鼓励现场学生,“不管是科研还是做其它事,都需要坚持。懂得坚持,努力才不会白费,机会才会眷顾。”

  植物生长要抗逆,人在生活中更要敢于面对逆境。熊立仲老师在学术报告中穿插了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他表示,同学们在课堂上汲取的专业知识比一场报告会的内容多得多,他希望大家把握课堂、做好研究,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抗逆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