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489期]2012:“协同创新”启航

    编者按: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国家经过一段时期的顶层设计于今年5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吹响了协同创新的总攻号角,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下科技创新中的一个热词。近日,记者走访我校多个协同创新相关平台,感知协同创新的“华中农大样本”。
    9月8日上午,全国首家以生猪健康养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协同创新中心——“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罗锡文、张改平、邓秀新,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湖北省和我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见证了中心成立。
    该中心由我校、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3所高校共同组建,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行业优势企业合作,合力打造猪品种(系)培育与繁殖平台、猪病防控平台、猪营养与饲养平台、养猪自动化与环境控制平台。
    据了解,我国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仅生猪养殖、屠宰和猪肉制品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在我国人民肉类食品消费中,约65%来源于猪。长期以来,生猪养殖行业发展事关“三农”,猪肉供给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养猪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具有“无猪不稳,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我校陈焕春院士说,中心将依托3所高校的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实行“特区制”管理,在充分集中3所高校可支配创新资源的同时,采用灵活方式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协作创新。
    陈焕春表示,搭建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统筹生猪养殖的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领域的各种资源与成果,以培育优良品种、提供安全食品、生产绿色饲料、实现环境友好为目标,支撑我国生猪健康养殖发展对人才、理论、产品、技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猪养殖研究方面的专家,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为这些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起步早,亮点多”
    实际上,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之后,学校层面一直在积极谋划。
    早在2011年9月12日,中国教育报“高端视点”专栏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李忠云、校长邓秀新的《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一文,文章就鲜明地指出“领军人物、利益机制、文化氛围、组织结构是高校协同创新必须牢牢抓住的四大关键要素”。
    4月10日,学校召开了落实“2011计划”工作推进会,主管科技副校长、各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这反映学校上下都对这件事很关注。5月7日学校参加了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视频会议结束后,我校召开了“2011计划”工作专题会议,对相关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0月8日,学校成立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研究工作组,工作组分8个专题展开相关研究。
    国家在2011计划顶层设计过程中,按照“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将协同创新中心划分为四个类型。
    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由我校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一共11个,创新中心类型覆盖除“面向文化传承创新”以外的其他3个。其中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大豆油菜棉花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武汉药物与疫苗协同创新中心、大别山区特色农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耕地培育与高效施肥协同创新中心为我校牵头组建或参与组建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今年7月,由教育部和科技部两部委授牌成立的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这既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2011’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了这次授牌仪式的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新农办主任赵映年介绍说。

    ■强强联合冲刺 面向科学前沿
    “我们正和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筹备成立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水稻专家、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告诉记者。该中心将争取在10年左右时间内建设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粮食作物生物学学术创新高地、良种和相关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引领阵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是主要任务。
    据张启发解释,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深化为实现作物高产和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工程等新理论新技术已不断被应用于作物良种培育。以作物为研究对象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品种分子设计等前沿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孕育着作物单产大幅度提升的革命性突破,典型之一是孟山都公司提出的玉米产量倍增计划。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基础研究的前沿重点和热点。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因为以优势高校的优势学科为基础组建,因此无论是在抢占国际相关学科领域前沿,还是在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都被寄予很高期望。
    据相关人士介绍,“作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中心协同管理机制、跨校人员聘任、跨校人员评价、学生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协同研究、资源共享及合理配置、成果共享、合作交流、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推进高校科技机制改革,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实现组织管理、人员?哦印⑷瞬排嘌⒖蒲凶橹⒆试垂蚕砦甯龇矫娴男薄?lt;/p>

    ■协同创新让科研正能量扩散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饲料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拥有一系列荣誉的扬翔集团,其身后也有着我校专家团队的身影。
    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的扬翔集团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领衔的一大批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专家团队的照片和简介都放置在研究院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扬翔从饲料行业起步,通过有效利用专家团队、科技支撑迅速走向发展壮大。
    “从农场到餐桌”,是富有诗意的梦想,也是扬翔做为农业科技企业必然面对的现实课题。为此,2010年,扬翔与我校、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联合组建了扬翔集团研究院,聘请30多名专家、教授,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每年还从包括我校在内的全国各地引进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来扬翔施展才华。
    目前,扬翔集团已正式参与了由我校牵头组建的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积蓄科研力量。
    中原腹地,大别山呈东南往西北走向分隔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由安徽农业大学牵头,河南农业大学和我校共同参与组建的“大别山区特色农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因其而得名。
    大别山区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正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南京和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的正中间,可以“东视南京、西隔武汉”。
    据了解,大别山区特色农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正是由大别山区域三所农业高校联合组建“面向区域发展”型的协同创新中心,它将针对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鄂、豫、皖三省农业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为基础,以引领支撑大别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任务,积极打造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影响大、产业引领支撑作用大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
    中心下分3个委员会,包括茶叶等5个创新平台。我校共有9名专家参加,主要负责面向的都是“实打实的区域内产业”。其中,园艺林学学院涂炳坤教授为板栗高效培育与利用研究方向的带头人,茶学专家倪德江等8名专家为各团队分项目的主持人。
    “我们在湖北省内的阳新、麻城、罗田和红安等多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服务基础,涉及产业包括当地的板栗、油茶等特色经济作物”,涂炳坤教授介绍说。
    另外,大别山区也是国家级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在国家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2011计划”面向区域发展的类型、选取大别山区域特色产业组建区域性协同创新中心,符合大别山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及与区域间的互动可持续发展。
    “起步早,亮点多。”记者深刻感受到,我校协同创新已覆盖科研攻关、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协同创新让科研正能量不断扩散。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