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社会服务 > 正文

我校专家千里奔走指导绿色超级稻与省粮食丰产工程

    尽管生长季节受旱灾和秋季罕见寒冷天气影响,亩产仍超过600公斤,记者10月11至12日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等诸多专家一行,先后在襄樊、公安和孝感等地看到,三地示范田的粳稻丰收在望。
    籼稻改粳稻是近年来启动的湖北省粮食丰产工程的重要内容,所用的粳稻是依托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培育”项目选育的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
    参加三地籼稻改粳稻现场观摩会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培育”重点项目主持人张启发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院长、湖北省粮食丰产工程首席科学家曹凑贵教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中农大兼职教授罗利军,华中农大生科院教授王石平、熊立仲、牟同敏,植科院教授黄见良,湖北省水稻产业首席科学家张似松研究员等。华中农大科技处,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省科技厅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现场会。

    12日上午11点,湖北公安县埠河镇罗家湖1800余亩稻田里稻浪滚滚。埠河镇副镇长肖明柱说,尽管遭遇了极旱和秋季极寒天气,示范区栽种的“沪旱3号”粳稻常规品种能节水五成左右,加上粳稻对温度不敏感,测定出的亩产仍可达到600多公斤。张启发问:“明年敢推(广种植该品种)吗?”肖明柱说:“我们有信心,明年肯定大面积推。”

    在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肖营村,示范基地引种了30余个各地的粳稻品种,“沪旱3号”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一些示范田块的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罗利军教授介绍了“绿色超级稻” 少打农药,少施化肥,抗旱节水,优质高产等诸多特点。听说某些粳稻品种能节水5成,并适合机耕机播,前来参加现场会的宜成县等地的农技人员表示,明年要引进粳稻品种进行试种,以解决该地区多漏沙田不能保水的问题。

    在孝感市孝南县卧龙乡,我校选育的“华粳295”的亩产达到了600公斤以上,与当地品种对照增产明显。该地农业局表示,将在今年示范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华粳295”的种植。

    曹凑贵介绍说,籼稻改粳稻是湖北省粮食丰产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水稻是喜温作物,寒露风冷害是湖北省晚稻生产的重大潜在威胁,襄阳地处湖北北部边沿,气温偏低,公安地处鄂南,两地引种粳稻成功,表明粳稻品种在湖北有着广泛的适应性。籼稻改粳稻后,能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温光资源,水稻亩产可提高50公斤以上,而且,市场上每公斤粳稻收购价比籼稻高4-6毛钱,能很好的保障粮食安全并促进农民增收。

    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抗旱节水,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是张启发近年提出的战略构想。2008年11月。“绿色超级稻”项目得到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十余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其主旨是利用中国的水稻生产技术,在非洲和亚洲资源匮乏国家开展水稻改良研究推广工作,帮助他们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08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了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通过将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技术育种紧密结合,着重培育在抗虫、抗病、氮磷高效、抗旱、优质、产量潜力等性状综合改良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2010年2月,科技部又批准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 由张启发、罗利军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黎志康研究员主持。

   12日晚九点多,在结束行程后,跟随专家三地奔波的司机常师傅无意中给记者提起:两天在路上花了11个多小时,跑了1200多公里。

             张启发、罗利军、曹凑贵等在公安县示范现场

                     牟同敏为张启发等介绍“华粳295”的情况

                        襄樊市现场观摩座谈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范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