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新华网评: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王 斌

    上名牌大学是否会变成城市孩子的“专利”?随着部分名牌高校农村生源比例的逐年下降,这样的担忧似乎得到印证。新生入学伊始,中国农业大学十年来农村生源首次低于30%。在引起舆论关注同时,也引发公众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忧虑和思考。

    高等教育对接基础教育,高考中农村生源胜出者逐渐减少,反映出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历史原因,农村基础教育欠账较多。据统计,农村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学生的三分之一。当一些城市中小学拥有塑胶跑道甚至游泳馆时,某些农村学校还在为没有像样的教室、桌椅而发愁。起跑线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农村考生在与城市考生同台竞技中处于劣势。如果不切实采取措施,“寒门”必将越来越难出“贵子”。

    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各级政府应该遵照教育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保证教育投入,尽快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这一目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偿还历史欠账,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比如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培训等,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从根本上为改善农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当然,消弭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定长效措施的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从现实出发,在高考等环节上进行改革。比如,在高校名额分配上对一些经济落后、基础教育条件较差的省份或地区适当进行倾斜和照顾。同时,对农村生源在贷款助学、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帮扶政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让农村孩子不至于因为教育资源的贫乏而失去参与竞争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实施差异化的高招录取,一定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资格认定标准,最大限度增加透明性,让群众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者,严防浑水摸鱼的情况出现,让政策真正惠及目标人群。

    畅通社会阶层流动渠道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只有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才能增强弱势群体的社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发展。教育公平也是最基础的公平,政府应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倾斜,让每个人都有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平等机会。这不仅事关个体命运的改变,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9/02/c_121949806.htm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