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寻找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

——人民日报评论部系列文章“关注社会心态”

    为配合宣传中央关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精神,2011年4月21日以来,人民日报评论部撰写了“关注社会心态”等系列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如潮好评,成为近年来受到网络舆论冲击的传统媒体重新赢得舆论影响力和新老媒体良性互动的经典案例。

  发表在《人民日报·观点版》的这组评论文章,为启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伟大实践,奠定了解放思想、理顺思路、大胆改革、开拓进取的舆论氛围。《人民日报》用朴实的平民化语言和诚恳平和的文风,直接回应贫富差距、弱势群体、官民关系等社会焦点问题,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中央精神为指针,梳理和总结政府改进公共治理的经验,呼吁各级政府关注社会心态,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疏通利益诉求渠道起步,呼吁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等。

  效果分析:抓准时机,一锤定音

  据监测,早前1月1日至2月19日的50天里,新闻报道量有134篇,网络新闻转载量仅有549篇。但从舆情指数来看,“社会心态”话题已经上升为舆论热点。在2月20日至4月20日的59天里,传统媒体提到“社会心态”的报道达到426篇,网络新闻转载数量升至1890篇,保持了高速上升的趋势。而在《人民日报》及时发表“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之后,在4月21日至6月15日56天时间里,提到“社会心态”的新闻报道达到701篇,而网络新闻转载量一举突破11300篇。

  从分时段监测曲线来看,传统媒体报道增长态势平稳,《人民日报》评论的发表直接拉动了新闻网站的关注度,论坛、博客、微博网友言论更是以几何倍数增长。另外,在党报系列评论之后,言论倾向性也发生明显变化,大量对抗性、对峙性的网络争议出现向正面转化的迹象。知名时评人盛大林在博客中称赞,文章有“人”味,为“民”言,接“地气”,达“天听”,让“人微言轻”的底层民众感到欣慰。

  舆论普遍认为,这些系列评论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的高度,表明了党和国家关切民生、倾听民意、促进社会公正的立场和决心,非常及时必要。在凤凰网相关专题的网友调查中,参加调查的20903名网友中22.8%认为,这组系列评论“当此社会矛盾集中时期意义非常”,42%认为“文章切中时弊,对当下有准确把握”,49.6%认为“确是针对当下问题的肺腑之言”。

  多数网友也对此表示认可,由此看到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胆识和魄力,增强了社会信心。网友“都江燕”表示,党报勇于直面现实,敢于正面发声,体现了执政者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相信只要意识到和勇于面对这些问题,也一定能很好地解决。网友“胡不归”认为,从《人民日报》的评论,可以看出执政党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更加注重疏导群众利益诉求,更为积极主动和系统化。

内容分析:直面现实,舆情互动

  《人民日报》新锐时评连发五个月,以罕见方式直面现实,深入解读社会矛盾,传递中央改进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较好地实现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统一,把政府改进公共治理新的思路、谋略及时地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

  系列评论之所以取得热烈反响,一方面是对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早在1月份,《人民日报》开始在每周四的《观点版》连续推出署名“本报评论部”的系列评论,就“为什么必须强调群众工作”展开论述。从2月10日开始,发表系列评论“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截至3月17日,共发表5篇评论,逐渐引起舆论关注。3月24日至4月14日,《人民日报》连发4篇评论谈“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引发全国最大关注的是4月21日到5月26日刊发第三组5篇“关注社会心态”的评论文章,取得空前的舆论引导效果;6月2日开始,《人民日报》又开始推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评论,呼吁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指出舆情不是敌情,“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等。这几个系列文章,分别对应了中央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着力点,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可谓切中改革脉搏。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于社会情况和网络言论的长期观察与研究。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近5年来,互联网一方面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同时也出现很多“审丑”现象,如官员(公务员)、警察、城管、医生和教师(专家)等刻板标签;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医患关系成为六大“紧张”关系。另外,网上流行的还有蜗居族、蚁族、悲催族、月光族、啃老族、拼爹族、恐归族、北漂族、房奴、车奴、孩奴、二奶族等“新少数民族”,中国网民言论“娱乐化悲情”的倾向也经常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5月4日发布的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认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提醒要警惕“群体性怨恨”扩大为整个社会的情绪。

  “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之所以引起舆论轰动,在大众麦克风时代显示出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就在于和网络民意形成了互动,关注党和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并且抓住了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群体利益的痛点。

  从《人民日报》“关注社会心态”5篇评论在网页中的出现频率来看,《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和《“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是呼声最高的3篇评论,相关网页在一周内超过百万。《海峡导报》评论称,虽然文章所述皆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便显得相当“给力”。由此可见,“杠杆原理”同样适用于新老媒体互动和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传统媒体和网络言论是社会舆论“杠杆”的两端,只要能直面现实,找到舆论的支点,以朴实真诚的文风作为润滑剂,传统媒体就可以撬动舆论杠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假如传统媒体对网络正反面作用一概视而不见,可能只是自说自话,甚至产生反效果,导致社会舆论的隔阂与断裂,这并不利于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主流媒体积极打通两个舆论场,不仅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也能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形式分析:改变文风,赢得麦克风

  《人民日报》系列评论站在百姓角度,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事实,文风活泼、篇幅短小、观点新锐,引起舆论关注。这些评论被媒体广泛转载,许多媒体为此刊发社论,网友也纷纷盛赞其直面现实,为民说话,越来越有人味。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吕宁思称赞:“评论内容诚恳、坦率、言之有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微博写道:“一些人不大爱看《人民日报》,因为在他们印象中,《人民日报》是官办的报纸,是只说官话套话的报纸,是与百姓疾苦格格不入的报纸。是这样吗?不是的。只要打开《人民日报》,仔细看看,还是很有看头的,尤其是评论,尤其是近期的评论。相当给力!”

  在形式上,《人民日报》除了前不久在头版头条标题使用“给力”一词,5月3日,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一组读者来信,抨击一些政府热衷于形象工程,却罔顾民生,豆腐渣路、公厕、农村警务室等,这些“小事”的篇幅甚至超过了领导人相关活动报道,惹人注目。6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显著位置刊登李娜法网夺冠亲吻奖杯的照片,传播效果赶超全国市场化媒体。《春城晚报》作者“普嘉”认为,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就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策略分析:平衡话语,媒体责任

  评论文章提出问题后,媒体纷纷跟进讨论,在认识现象、解决问题上,得出了一些基本共识。《第一财经日报》的评论《社会管理须着眼“权益”和“表达”》认为: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心态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扣住“权益”和“表达”这两个关键词,确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华商报》评论《打捞“沉没的声音”是当务之急》认为:理顺表达的逻辑,在社会上营造心平气和的对话氛围,本身就是梳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这已经是当务之急。

  《北京青年报》评论《让“沉没的声音”自由言说》认为:要倾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必须依法保障他们的表达权,保障他们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合法表达诉求的权利,必须对侵犯公民表达权的行为严加追究。正如凤凰网的专题“于无声处”所说,这些评论为相持不下的争议提供了“可以共同讨论的基础”。

  《春城晚报》6月12日推出时评版,认为党报这些言论的尺度,所关注的问题,甚至连标榜比党报更贴近的都市报都做不到。《羊城晚报》认为,“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打捞”二字,流露了《人民日报》矢志不移的话语立场。江西抚州爆炸案当事人钱明奇上访10年,并在新浪、腾讯等4家微博上持续呼喊了一年多,无人应答。《中国青年报》报道,《人民日报》恰巧在事发当天发表言论,提醒及时倾听已经沉没或即将沉没的声音。有媒体预言,《人民日报》的“给力”或许能影响整个媒介生态。

  从近年来社会舆论格局的转变来看,网络舆论的兴起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平台。但在现实中,弱势群体话语权依然十分薄弱,容易被畅通无阻的“精英”话语强势覆盖。但并非所有“社会精英”都会顾及弱势群体的艰辛和苦难,甚至一些“精英”只为自己和其利益相关方“代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时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看法也失于偏激,开出的药方并不高明。

  自称“江苏农民工”的时评作家“孙维国”在《长江日报》等媒体撰文称,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缺乏“话语权”,甚至没有电脑和上网的条件,自然也就谈不上“网络表达”,甚至许多时候只能悲壮地“以身维权”。要改变这一现实,首先要畅通弱势群体的权利表达渠道。

  而新闻时效、真相调查、立场平衡和思想深度等是评价媒体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内容是否全面和平衡等,这是媒体提升公信力的手段,也是提高影响力的有效策略。

  中国的社会舆论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有观点称,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但人们还存有对于微博正在被“口水化”、变成“泄愤地”的担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对微博“口水化”不必过分担心。“口水化”并未揭示微博特质的全部,更不是微博这种新兴媒体的本质。在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上,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它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社会分析:社会管理,思路创新

  近期的《人民日报》系列评论具有思想深度,从新闻事件的特殊性上升为社会心态的反思,对现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作为社会舆论机关,在推动社会改良和良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功能。舆论普遍认为,“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党报以理性平和的主流声音,夺回了自己的话语权”,为相持不下的争议提供了“可以共同讨论的基础”,“体现了执政党在社会管理创新观念上的积极探索”,由此“看到中央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

  《北京日报》评论称,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的舆论场中,凝聚社会共识、形成主流价值判断,恐怕也是中国不能不搞的“基础设施建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指出,在矛盾迭出的社会转型期,主流舆论理当在疏导公众情绪上起带头作用,应尽量寻找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积极传播党的观点和主张,先凝聚共识,再扩大共识。《人民日报》的几组评论为主流媒体做好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提供了宝贵经验。从良好的传播效果看,主流舆论倘能不断与时俱进,能够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减压阀,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贵尝试。

  有香港媒体认为这是社会管理的创新和进步之举。香港《信报》刊文认为,这些评论“紧贴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公开‘举牌’,以‘疏’的效果代替‘堵’的措施,为化解民怨提供多一条渠道。”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认为:这些评论是从一个“比较基层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就是“把身段放低了”,是一个进步。

  国内相关专家则更关注社会管理新方式与执政新理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系列文章不是就心态讲心态,而是追溯根源,从诉求表达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纾解社会问题心态的方式。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认为:“与以往主流媒体侧重于宣示政策不同,这组评论在兼顾普通读者的同时,着重引导领导干部怎么看中央要求、怎么看现实挑战,这种新的说理方式,起到了提醒领导干部、沟通人民群众的良好效果。”

  不少地方媒体也用大篇幅,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对《人民日报》系列评论进行深入解读。6月1日,《齐鲁晚报》对文章解读称“让底层民众感到欣慰”。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人民日报》提出这三个问题,为创新社会管理做了理论铺垫,“政府的公信力要提高,那就必须廉洁才能服众。要科学决策,不搞面子工程,重点管理社会公共问题,关注民生问题,做好社会公正、做好社会保障。”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本文原载《新闻战线》2011年第7期)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223228/15117968.html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