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大学想上就上,教改愈显迫切

    在我们为“想上大学就上”欢呼之前,还需解答几个疑问:其一,高录取率如何保证高质量、高素质;其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的人才之需;第三,在“人人能上”的背后,能否提高大学服务档次和水平,更多兼顾“人人”的天性、特长,让学生能更自由地依照个人爱好选修专业。

  在高考最“焦虑”的日子,好消息也在传来。今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再度提升,达到72.3%。来自教育部门的报告称,粤、赣、湘、京、闽等8省市的录取率超八成,山东、上海甚至将“十取九”,而黑龙江省在2010年即达到九成的录取率。十个考生有九个能上大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憧憬已久的“想上大学就上”的时代悄然降临了。

  无论如何,这都让人高兴。遥想当年,高考刚恢复,全国五六百万考生,录取仅20余万,百里挑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堪比中彩,不说光宗耀祖,整座村、一条街都好似过节。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彩”者寥若晨星,落榜者却满地皆是。精英化,结果是对大多数人高等教育权利的无情剥夺。而今,高达八九成的录取率,意味着一名中学生,只要肯努力,上大学便是高概率的事。而且,按近年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的趋势,用不了几年,“人人上大学”就将变为现实。

  高等教育普及了,想想都令人激动、兴奋!可是,在我们为“想上大学就上”欢呼之前,还需解答几个疑问:其一,高录取率如何保证高质量、高素质;其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的人才之需;第三,在“人人能上”的背后,能否提高大学服务档次和水平,更多兼顾“人人”的天性、特长,让学生能更自由地依照个人爱好选修专业。而这,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大学培养出的是人才还是庸才甚至“木材”。

  伴随着大学的“普及”,是大学文凭的贬值。“上不上大学都一样”,流风所及,令到中学生弃考甚至录取后弃读的现象大增,以至有些名气差点的学校近年的新生报到率只有九成,不得不超计划预录。“十取九”的高录取率,与某些高校近一成的弃读率,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因果关系?考上大学而弃读,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如今却变成有些寻常了,这预示着,某些高校,如果不尽快“转型升级”,很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局面。

  对于大学文凭含金量的降低,有人归之于扩招。固然,各地奇迹般崛起的大学城,一方面令诸多学子圆了大学梦,确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入学门槛。有资料显示,某些省市高考录取的平均分数甚至已降至30多分。如此生源,要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委实令人生疑。但这只是表象,最根本的是,大规模的扩招并没有带来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实质性突破。粗放的管理,进了大学门便如进了保险柜,混日子照拿文凭;与社会发展脱节的教育模式,教材落后、观念陈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大相径庭。

  “独木桥”不见了,上大学容易了。但是,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培养社会所需的千百万人才的通衢大道是否真正建好了呢?如果说,以往高等教育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那么,如今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则将大学教育的问题暴露无遗,市场的抉择便变得残酷和无情,以至有媒体发出了“高校是否会倒闭”的预警。因此,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说,“想上大学就上”的寓意就在于,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变革的步伐,实现“华丽转身”。(阅 尽)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10/c_121516232.htm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