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449期]发扬民主 共谋发展“两代会”众代表共话“十二五”

    第七届教职工暨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举行


    12月10日下午,我校第七届教职工暨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图为“两代会”开幕式现场(摄影 本报记者胡今天)

  本报讯(记者晓宣 薛通)12月10日至12日,我校第七届教职工暨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举行。
  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学校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十四次工代会以来的工作,听取审议校党委书记李忠云关于学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与构想的专题报告;听取审议了校长邓秀新的学校工作报告和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了第六届教代会提案审查督办报告;大会共选举了十五届工会委员会委员23人,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督办委员7人,工会经费审查委员5人。
  校领导李忠云、邓秀新、李名家、高翅、陈兴荣、李崇光等,“两代会”代表以及特邀代表参加了大会的相关活动。省教育工会副主席卢渝萍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发扬民主 共谋发展“两代会”众代表共话“十二五”
    编者按:如果要考察高校民主办学、校务公开,“两代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代表大会)是一个不错的观察点。在程式化的会议设置中,10个代表团的讨论又更多承载着民意表达,闭幕式上,各代表团的发言即是代表们讨论意思的集合,其中有些发言十分精彩。限于版面,只能节取,挂一漏万,供师生员工学习。
    第一代表团:大力发展优势学科 曹凑贵(植科院教授)
    第一代表团主要是农科,在这里我就优势学科发展说几点想法:
  一是要处理好学科产业定位和事业定位的关系。我们的优势在农科,农科的优势在生产供给,学科的产业成分较重,因此优势农科要突破,必须强化其事业成分。优势农科发展必须强化基础研究,提供事业支撑;加强资源环境研究,支撑公共安全;参与区域发展研究,扩大公益服务。二是要处理好学科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我校农科优势就是在长期积淀传承的基础上用生物技术改造提升创新形成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势学科要突破,因此必须进一步创新,走和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工程信息科学相结合之路。三是要处理好学科交叉融合和拓展的关系。学科交叉融合是我校办学的优良传统。但在交叉融合过程也存缺乏交流平台、渠道及缺乏拓展的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措施拓展学科领域,建设一批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交流研究平台,建立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院、所、中心。

    第二代表团:科研团队及其支撑队伍建设 熊立仲(生科院教授)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我校的科研能力,而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是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科研团队的建设,总体指导思想应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国家级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国家重大专项为抓手,以完成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整合人员力量和资源,形成一批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的科研梯队和科研团队。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狠抓队伍建设是关键,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出具有长远发展潜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二是通过本土培养和造就及由外引进两种方式遴选学术带头人;三是学术队伍的建设,应该具有共同的团队精神、合理的梯次结构及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四是学校政策扶持,通过多种手段扶植和培育跨学科团队;五是平台条件建设,学校要积极改善科研条件,扩大发展空间,以满足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代表团:关于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 王卫民(水产学院教授)
    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是关键点。结合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对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有以下的几点考虑。
  一是研究生培养的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是运行机制的基础和核心,要结合开放的理念做好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开放式的培养模式有校企联合培养、校所(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等。二是研究生培养的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在导师责权利基础定位上,充分利用导师考评等杠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兼顾各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生的奖励等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和引导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三是研究生培养的约束机制,其重点是导师责任机制和研究生淘汰机制。导师责任机制中,一定要有承担科研项目和经费条件关、年度考核关和岗位关而非终身制,研究生淘汰机制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另外,在构建研究生培养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间的相互制衡功能。

    第四代表团:对学校发展“大工科”的几点思考 廖庆喜(工学院教授)
    工科为学校相关学科提供了工程技术支撑,有助于提升我校的大农科相关学科,围绕产业链做大做强。目前,我校工科学科与专业涵盖有12个二级学科,分布在6个学院;学校涉及大工科的本科专业有13个,分布在7个学院;各学院各学科间存在高度的关联度。
  做大做强工科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建议学校建立以工学院为基础的工学课程群,构建大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大工科的人才培养教学试验示范和实践创新平台及跨学院大工科的科学研究公共平台;优化布局,适度调整大工科内部的学科布局、教学和科研的结构布局及人才结构布局;形成共识,制定利于工科发展的管理政策、出台加强工科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具有战略性发展的工科发展纲要;整合资源,构建大工科内部交流合作机制,构建一个工学部或工科联盟机构、建立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及工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队伍建设评价机制。

    第五代表团:卓越的本科教育从何而来 原弘(理学院副教授)
    全校的师生员工都应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保驾护航”,为卓越的本科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作为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我认为应打破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墙,建立科学的本科培养体系。打破教与学之间的墙,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均衡发展。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理论的研究方面要向纵深方向发展。着手解决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课时系数较低;实验室用房短缺;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安排不同步;实验技术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等。无论对教师还是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打破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准”平等对待。“教学和科研不分家”,在发展过程中互为中心、共同前进。最后,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作为我校占教师总数45.6%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他们将是华中农业大学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第六代表团:加快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张安录(经管-土管学院教授)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我校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育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需要,是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按照“重点建设和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社会学、法学、马克思中国化研究5个学科;带动发展企业管理、应用经济学、国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学科;依托学校优势与特色,差异发展,新增开办农业生物信息管理等新型交叉学科;为培养创新人才,立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巩固强化文史哲学科”的思路,建议学校积极拓展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空间;破解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难题;进一步探索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创建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实践和创新研究基地;强化学科基础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与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筑我校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第七代表团:进一步重视学校民生建设 李长健(文法学院教授)
    只有关注高校自身的民生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关注和实现社会民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技术和社会服务。“十一五”期间,民生问题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资金、环境、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平衡、不均衡、不持续等问题。
  建议“十二五”树立好理念,提升责任感。重服务、促发展。处理好各种群体利益诉求关系,体现时代感。着眼于关注高校退休职工、年轻教职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精神文化活动条件、培训再教育机会、晋升机遇、奖助学金支持,使生活在高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身发展的渠道和途径。形成好机制,培育认同感。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民生建设的硬实力。制度建设与环境塑造并举,强化民生建设的软实力。让每一位华农人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幸福而快乐、满足而不自满、骄傲而有价值,具有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和发展感的学习生活工作着。

    第八代表团:建设宜居校园 雷智峰 (后勤管理处副处长)
    第八代表团基本涵盖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提供保障服务的大后勤,讨论的更多的是民生问题。
  为此,学校应加快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宜居校园。尽快拆除校内自然村,改造旧的教工小区。加强教工小区规划,完善相应功能。美化校园,绿化先行。加快校园污水治理,突出校园水体灵气。希望学校在进行污水治理的同时,统筹考虑,加强校内水体的治理改造,把校园内几个难得的小湖救活。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周转房建设,落实科学管理。办好幼儿园,为青年教工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强校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整合校内产业创收平台,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加快西大门科技创业产业园的长远规划和建设,借机将我校比较零散的、单打独斗的产业转化企业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农改超进程,确保师生饮食健康。关注编外员工,维护校园稳定。

    第九代表图:文化是学校办学境界体现 冯楠 (校团委副书记)
    如何理解文化是学校办学境界的体现,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就在于育人。
  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物件都应该具有启迪智慧、浸润人生的效用。大学里有很多“文化圈”,需要我们选树和培育。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在于矫正世俗文化的偏差。文化还能够积聚感召力。当然,文化也会产生约束力。因此,我们要尊敬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方向。
  所以说,文化是学校办学境界的体现。有怎样的文化境界就能吸引、培养和留住怎样境界的人才。展望学校十二五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景。在系统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呼唤有“点睛”之作,形成标志性文化建设成果,同时能为师生员工提供更丰足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的文化发展环境,大力扶持创新性、学术型活动,培植原创高雅艺术,推进与校外文化资源的充分融合。

    第十代表团:推进科技创新姚江林 (科技处处长)
    “十二五”学校科技工作,面临诸多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学校科技发展将按照“三足鼎立,顶天立地”的战略构想,紧紧围绕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技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着力实施“学术拓展战略”和“质量兴研战略”。
  为此,要坚持目标导向,坚持质量兴研,坚持特色发展,坚持交叉融合,坚持差异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做到争取经费与促进产出并重;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并重;优势学科、新兴学科、支撑学科并重;争取财政投入与自觉服务社会并重;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并重;学术拓展和质量兴研并重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促进科技产出,尤其是标志性成果产出;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促进社会服务;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