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橙:“立地”的社会服务【2009年末特刊·五色瑰奇】

 

橙:“立地”的社会服务

    编者按:橙色给人温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它不是一句空话,是脚踏实地的奔走,是肩挑背扛的行动。有了实验室里“顶天”的战略构想,新农村里“立地”才能给人更多温暖。这一年,“四个一”的特色办学模式得到广泛认同,“111”和“双百”计划全新亮相……观察角度不妨小一些:在随州菇农的眼中、在问题少年的心中,温暖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30余年前的艰难播火,是一所矫正学校。应用真菌学科很小,杨伟力也基本不被人知晓,他们的热度却深深温暖着很多人。即使在2049,这种热度仍不可少。


随州:华农人30年成就的“香菇神话”


      11月以来,随州市曾都区三里岗香菇大市场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清冽的晨曦中,摩托车、小货车的声音此起彼伏的突突响,人声鼎沸。沸腾的吉祥寺大市场里,一袋袋香菇被迅速的集中转运。
      “这样的旺季要持续到明年开春,每天来此交易的都有两三千人,日交易量7至10万公斤。”12月8日,市场管理人员介绍道。
      随州市科委提供了一份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食用菌产量一亿袋,产值达12个亿,出口创汇1亿美元。曾都区约有30万人直接从事产业,占该区人口的四分之一。12月25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称:湖北的农产品中,香菇成为最受海外市场欢迎的产品。前11个月,随州市农产品出口1.48亿美元,其中主要是香菇,增长49.4%,首超武汉跃居全省首位。
      这组数据被湖北省商务厅称之为 “随州现象”。就在三里岗香菇大市场对面50米,有一尊菇农集资自发塑起的我校真菌专家杨新美先生的铜像。从1978年杨新美在三里岗吉祥寺村木瓜园教农民试种香菇开始,一个三代华中农大人30余年持续帮扶下成就的“香菇神话”,让“随州现象”成为了可能。
      1978年的随州还叫随县,三里岗的农民没有特种种植的概念,习惯了依靠水田和山地讨生活,温饱都很难有保证。这一年的8月,已经快70岁的杨新美在考察了鄂西各地后,带着3名研究生来到了三里岗镇群山环抱的木瓜园。当地丰富的栎木资源和独特气候条件让杨新美惊叹:这是他见过的最适合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地方。
      “文革”后,国家急需创汇产品。坚信“科学的最终价值在于应用”的杨新美想到了食用菌。这不过是“朝花夕拾”:早在抗战中,杨新美就在贵州首先用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银耳纯菌种,用段木人工接种获得成功。
      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农民们并不认为食用菌能带给生活什么改变。17岁的杨荣此时是外贸单位的职工,他见证了“香菇神话”开始的艰难。杨新美的段木香菇种植方法十分容易掌握:栎木锯成段,点种……农民却不愿意尝试。以至于杨新美不得不想出补贴的一招:农民每种一个香菇段,就补贴几分钱到1毛钱,经费全部来自杨新美自己的课题和收入。利用农闲时节,不和粮食争地,真正“少投入,多产出”,技术也不复杂,农民很快认识到香菇种植的好处。从三里岗开始辐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州农村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房前屋后,稻场稻田,一架架,一排排,一片片,全是黑色的段木香菇或木耳。
      到了90年代,栎木资源紧张,退耕还林成为时代主张,原料缺乏一度威胁到当地香菇产业的发展。此时,罗信昌、吕作舟教授等人接过杨新美先生在当地服务的旗帜,找到用袋料替代栎木的办法,同时不断提供新菌种,有效稳定了菇农的信心。此时,菇棚里多半变成了白色的袋料,黑色的段木渐渐稀少,一些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始形成。
      今年33岁的佘桂华就是在90年代末期加入了菇农的行列。三里岗香菇大市场的西北边,是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佘桂华的8个菇棚在上万个菇棚中很不起眼。但就是只占地约15平方左右的菇棚,两到三个人足可以打理完成,每年可以为家里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入。每年8月开始备种,次年3月香菇收获完成,佘桂华的生活过的很滋润。3月到8月,她就忙家里3亩地。12月8日,在请教到实地考察的边银丙教授花菇种植问题后,她说:“用钱靠菇子,田里就种点水稻,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边银丙已经是学校食用菌学科的第三代科学家,几乎每个月都会到产区的指导。在旺季,团队的专家甚至一个周要跑好几趟。除了继续进行基础的菌种研究开发和新型食用菌栽培模式推广外,团队针对产业链条服务更为精细。在他们的帮助下,曾都区的食用菌产品顺利通过国外绿色壁垒的关口,产品的品质和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已经是荣盛隆(随州)董事长的杨荣站在香菇产业链条的另一端,他的公司是随州5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公司中成立时间最短的一家。在最开始20年左右的时间,随州的香菇只能卖到广州的公司,再有广州出口,在这个过程中,杨荣熟悉了产业销售的各个环节。在常年累月与东南亚商人打交道的工程中,他完成了自己的积累。90年代后期,随州三友开始获得自营出口权,杨荣即是股东。到2006年,杨荣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荣盛隆(随州)。
      这家公司一开始就得到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持,开发出的系列产品上都有“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技术支持”的字样。今天,学校服务支持当地产业的思路更为宽阔:整合各类学科,综合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杨荣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实惠:2009年暑假,文法学院研究生钟颖来到曾都,一住就是一个月。这个多次在国内广告设计大赛中获奖的广告学专业高材生,在这个异常炎热的暑期,她免费为荣盛隆设计了30多个不同系列的产品包装。
      学校应用真菌学科在30余年服务地方的过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个不过10余人的学科,老师从产区找到了项目,学生得到了实习机会。光是在随州,各种学生实习基地就不下10个。2000年以来,自主选育的食用菌优良品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优质菌种销往全国各地。
      三代人,30年成就的“神话”就在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悄然诞生。每一天,菇农心目中的“菇神”杨新美的铜像都会默默的注视着三里岗香菇大市场内的人潮涌动,镜片后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更为辽阔的未来……

边银丙教授指导菇农生产


     



杨伟力:办问题少年矫正学校


      这个肤色偏黑的小伙子立志办一所全国最好的“困惑少年”学校,通过心理辅导、文化教育、军事训练等方式,实现励志教育。迄今已经成功转化近百名迷途少年,同时带动了30多名人员就业。
      2006年,杨伟力被保送为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读研期间,看到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和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数量相当多,矫正教育的需求很大。他选择了一条自己都没有把握的路,放弃了被大多数人看好的读博深造。
      学校创办之初,困难重重。没有足够的资金,选择合作模式;没有管理经验,竞争对手的“探子”被招了进来;没有运做经验,资金链一再告急。
      每次面对困难或者心情沉重时,杨伟力的解决办法是和他的学生在一起,通过和他们一起上课、训练、劳动。看着一个个迷途少年脸上纯真烂漫的笑容,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在杨伟力看来,常规学校中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其实都有优点,但被忽略了。“一个小孩即便犯的错再多,也只是一个小孩,人生路还很长。”他相信,只要用心,每一个孩子都能走上正道,成人,成才。
      为了达到满意的转化效果,选择了占地6000多亩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风景区办学,始终使师生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家庭环境不好,减免学费。有一个16岁的小孩小超,爸爸坐牢,别人都歧视他,说他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妈妈是报纸发行员,家庭环境很不好。他自己逃学,上网,找家里要钱,妈妈不给钱,就拿刀砍人。刚刚送到学校的时候,孩子表面很平静,其实内心很脆弱,只能用关爱慢慢的打动他。学校的规定是吃饭吃多少,就打多少饭,第一天他就剩饭,教官提醒他不能剩饭。结果到了第二天,他仍旧剩饭,教官就把他桌子上的剩饭自己吃掉了,小超当时就哭了。从小到大,他父母都不曾吃过他的剩饭,这件事发生后,他的表现变得非常好,对父母和家长的态度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拯救灵魂的工程师”,一位家长把这样的锦旗送给学校。杨伟力感觉到这份信任很沉重,但也很值得。他说:“选择一份兼具责任和使命感的事业,任何的放弃都是值得。”

杨伟力近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黄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