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421期]黄巧云:土壤化学世界里的耕耘者

 

     “Seminar”——在实验室或课题组待过的研究生们对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它专指“大学里由教授指导的研究班、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
      6月17日下午,在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5楼黄巧云教授办公室,当记者见到他时,就赶上了一场。“时间差不多了,我要去参加这个  seminar!”,黄巧云说。“本来是安排在18号下午,我明天有个专家评审会”,一边说着话,他已经拿着本子和笔往会议室走了。
      多年来,这个两周一次的课题组例会雷打不动……
                                             “关键是Idea!”
      资源与环境学院515会议室里,宽大的会议桌旁满当当地围坐了20来个人,除了黄老师带的土壤学、环境科学两个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生以外,还有课题组里另外两位老师梁巍和蔡鹏。会议室在学院整幢楼的顶层,室内稍稍有些热。不过,屋里最容易感觉到热的大概是土壤学2008级的博士生李明,因为他是今天这次seminar的报告人,大家关注的焦点。
      “组内例会的报告人一般会用两个PPT向大家介绍近期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文献,第二个部分是报告自己的研究近况和实验进展。”梁巍老师在一旁介绍说。这位曾在中科院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美女博士,主修的是微生物和生态学,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已发表论文20余篇。
      “类似梁巍这样专业背景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还要继续物色表面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等领域的人才,让他们很好地融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促进学术与科研的交叉融合。”黄老师在采访中曾这样对记者说。

       讨论会开始了,李明介绍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Marc Valls 2000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通过将小鼠金属硫蛋白展示于真氧产碱杆菌 (Ralstonia eutropha CH34)表面,成功构建了一株遗传重组菌,并将重组菌释放于镉污染土壤中,缓解了镉对烟草的毒害,促进了烟草的生长。
      李明刚讲完这个PPT,他的同门、博士生洪志能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工作大家都能做,为什么它可以发表在影响因子这么高的期刊上?”李明马上做了三点解释,他认为,首先作者构建了一个分子操作平台,实现了目标蛋白在细菌表面的展示。第二,作者将小鼠金属硫蛋白表面展示在了一种野生菌株真氧产碱杆菌上,成功构建了遗传重组菌,将菌体对镉的吸附能力提高了三倍。第三,作者将重组菌施入到镉污染土壤中,进行盆栽修复试验,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李明的解答,黄老师似乎还不是很满意,他提高了声调说:“这里关键是idea(构想、主意)!这篇文章的作者首先想到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这是它的一个明显创新。实际上这个课题本身并不难做,前面的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后面的工作涉及到土壤与植物营养方面的内容,但把这个思路结合在环境修复领域是他们最先想到并付之实践。”
       “因此,关键是idea,不在于你的实验多么复杂,多么的难做,所以你应该从这方面加以解释”,黄老师看着李明做了一句总结。
      在他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黄老师带的两位“洋博士”,来自埃及的Ibrahim Mohamed El Sayed Ali和来自马里的Bocar Ahamadou。随后的研究进展汇报中,土壤学2007级博士生方临川、2008级博士生洪志能和2007级环境科学硕士生王春红等同学先后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进展……

                                               做研究的“黄氏秘诀”

     “关键是idea!”——黄巧云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基础理论研究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国外的实验条件比我们优越,在语言上又比我们有优势,所以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把科研工作做在前头,那样我们的工作才具有创新性,才能真正做到首次发现和国际领先!”——在自己的科研团队里,黄巧云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与大家共勉。
      1993年,刚拿到土壤学专业博士学位的黄巧云远渡重洋,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我去加拿大做的是土壤酶的研究,酶又跟土壤生物有关。因此,那个时候我就认识到土壤中的矿物-有机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肯定是大有可为的一个研究方向”,黄巧云说,“1994年8月,我曾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举行的第31届粘土矿物学年会上做过一个关于我的研究工作的口头报告,讲的中心意思就是这个。”
      在潜心研究、寻找“idea”的过程中,黄巧云还利用在加的机会,拜访了在国际土壤化学领域造诣颇深的萨斯喀彻温大学土壤科学系黄磐铭教授。黄磐铭是台湾人,黄巧云来自大陆,两人又都姓黄,可以说是同根同祖又同行,几次见面都聊得颇为投机。“通过和黄磐铭教授等其他国外同行的交流,我感到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当时局限在一个狭小范围内的土壤化学研究进一步地拓展、拓宽”,黄巧云说,“在老一辈土化科研人员的基础上如何去发展这个学科,我们当时觉得,它是很有必要同其他学科领域相互融合、渗透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黄巧云人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做科研遵循的行为准则。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相当熟悉。曾有媒体这样评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各类交叉学科方兴未艾,黄巧云敏锐的感觉到土壤学科迎来新的机遇。他站在学科前沿,战略地把握了学科发展的方向,推动了土壤化学与土壤生物学的交叉结合,成为最早建设和推进国际新兴研究方向土壤界面化学的科学家之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除了坚持让他和他的团队“走出去”,黄巧云还积极“引进来”——他曾先后邀请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土壤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修复中心Jean-Marc Bollag教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土壤科学系黄磐铭教授、新西兰土地保护研究所的 Benny Theng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Lena Ma教授等来我校进行讲学和科研交流。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的引进,大大开阔了整个土壤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团队成员们的视野。
      2004年9月,第四届土壤矿物-有机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武汉召开,黄巧云担任组委会主席。此次会议内容涉及土壤、地质矿物、环境、化学、植物营养、微生物、动物等学科,在土壤和环境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这次大会上提交的论文经过国际同行专家的严格评审,优秀论文由国际土壤学联合会举办的国际专业期刊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杂志上专刊发表,部分论文由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Verlag出版专著,可以说是成果丰富”,黄巧云说。
      这次土壤学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在我国成功举办,为国外同行了解我国的土壤学研究、展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窗口,也为展示我国土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水平搭建了良好的国际平台。大会呼吁全社会及全世界对土壤及有关环境予以重视,积极行动起来,消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对地球的污染,为人类生存创造一个洁净的空间。
      “这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我国土壤学、农业微生物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培养土壤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水平研究人才,提高我国上述学科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黄巧云最后总结道。

                                            读博士要做到“三个学会” 
      
      “记得第一次参加实验室举行的例会,在听了黄老师对课题组的介绍以及师兄师姐们的报告后,当时的心情真的是很激动”,说起seminar,课题组的蔡鹏老师像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位来自江苏的南方小伙,2002年本科毕业后成为黄巧云的研究生。2007年获土壤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读博期间,蔡鹏是典型的“风云人物”——先后获得校首届“大学生十大科技之星”、“优秀研究生党员”、资源与环境学院“开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在他看来,没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大量文献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荣誉。
       “那次seminar之后我向黄老师表达了希望尽早开展研究工作的想法。黄老师在鼓励我之余,也中肯地提出做研究不能一时头脑发热,除了需要长期脚踏实地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并建议我充分利用好研一的时间打好基础。”接着,摆在蔡鹏面前的就是黄巧云给他指定“必修”的课程和一大堆“难啃”的实验室以往发表的论文和大量文献。迈过了这些坎儿,蔡鹏小有收获,在研二上学期,就写了一篇英文综述论文投了出去,并发表在SCI期刊上。
      然而,读硕士的蔡鹏当时哪里想得到,导师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更多的坎还在后面呢。
       读博士的时候,“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三个学会——学会做科研、学会写文章,学会做报告”,蔡鹏这样总结。
      “你们读博士期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经常访问在你研究领域国际上最好的研究所和大学的主页。对于在你研究方向上国外最著名的导师是谁、最活跃的博士生是谁,最著名的会议是哪些,要能了如指掌。平时还需要坚持浏览本专业领域内的重要的国际期刊,了解目前研究的主流是什么,在某些工作上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等等”——这些带博士的“育才经”,黄巧云如数家珍。因为他相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望远才能找准科研的方向,确定明确的目标。
      “Seminar也只是大家交流的方式之一。”——除了外出学术活动和上课外,黄巧云大部分时间都喜欢呆在实验室中,以方便学生同他交流。大家都惊奇地发现——不管他手头上的工作有多么急,当有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时,他都会耐心倾听,并适时地提出问题,有的问题如果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他也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先放一放,学生有的时候可能在晚上也会接到黄巧云的电话再次讨论白天的问题。
      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黄巧云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学生不仅在自己的课题上有了新收获,同时也了解了别人的研究工作,视野得到拓宽,研究思路得到扩展。实验室浓厚的学术氛围督促着大家你追我赶,不断涌现出新的科研成果。2006年,蔡鹏读博士期间曾创造了一年发6篇SCI文章的纪录,其经历一度成为高产、优产的佳话,这是蔡鹏自身的努力,更是黄巧云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结果……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化学实验室蔡鹏老师对本文亦有贡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1234
责任编辑:校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