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农民日报】华中农大最“豪华”的一堂课

 
 
    这可能是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上的最“豪华”的一堂课了———10月2日下午,在该校生科院103教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陈焕春4位华中农大校友轮流上台,奉上了一场有关微生物学的高品质讲座。
  满头银发的女院士陈文新第一个上台,她就《中国根瘤菌种资源多样性及系统的研究》作了报告。陈院士的报告以中国根瘤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学研究为主题,分别从根瘤菌的特点及功能、豆科植物属种数量及结瘤比例、根瘤资源的调查及收集、理论新认识四方面进行论述。据她介绍,1980年至2007年间,她所在的实验室采集了根瘤菌标本10000多份,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菌库,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根瘤菌种质资源。
  第二个开讲的范云六院士将在场的同学们引入了另一个微生物世界———“第二代植酸酶”,开始了题为《玉米生产器生产植酸酶》的报告。她指出,由于植物对磷的吸收率不高,造成磷大量流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所在的实验组希望将植酸酶基因植入玉米中,并利用种子生物反应器研究开发植酸酶,获得完全能够满足饲料需要的高植酸酶活性玉米,来节省工业生产植酸酶添加剂的能源消耗,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减少粪便磷对环境的污染。而正是为了实现这一设想,她们历经12年的苦心研究,终于攻关成功。据她介绍,这个项目目前正在不断产业化,如果一旦投产,将对饲料业、玉米业、微生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邓子新教授的报告则侧重实验研究的体会,他就《DNA硫化修饰科学发现的探索之旅与人文启示》作了主题报告。他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与心得“DNA硫化修饰科学发现的探索之路与人文启示”。DNA硫化修饰的发现给科学界带来了轰动,但这种轰动的背后是二十年来的挫折与坎坷编织而成的。邓院士回顾了他的科研经历,他强调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重在过程,“实验室就是一个游泳池,敢涉及难题就是敢进入深水,日后才敢下海。”
  陈焕春院士第四个出场,就《动物病毒与基因工程疫苗》作了报告。在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期间,他所在的实验组率先分离鉴定出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出了10种基因工程疫苗和10种分子诊断试剂盒,申报了10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4个新兽药证书及2项发明专利,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范敬群)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二马